力学刺激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肩袖损伤后愈合的影响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力学刺激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协同促进小鼠肩袖损伤后界面组织的愈合及再生,并通过组织形态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显微CT扫描及生物力学测试,检测肩袖愈合界面组织结构特征、血清中相关生长因子浓度的变化、软骨下骨形态参数特点以及力学性能参数的恢复,初步探讨力学刺激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肩袖损伤修复的影响,为肩袖损伤后的生物学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96只C57BL/6小鼠建立肩袖损伤动物模型,将所有动物分为对照组(n=24)、力学刺激组(n=24)、PRP组(n=24)、力学刺激联合PRP组(联合组)(n=24)。PRP组与联合组小鼠在建模术完成后将预先制备的同种异体PRP填充于损伤界面处,PRP的制备采用Landesberg二次离心法。力学刺激组与联合组小鼠在术前5天开始进行适应性跑台训练,术后第二天开始跑台训练进行力学刺激(速度:10m/min,时间:20min/天,倾斜角度:0度),直至收取标本。(2)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摘眼球取血并收取小鼠冈上肌-冈上肌腱-肱骨复合标本,血液标本行ELISA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PDGF-AB)的含量;术后4周和8周复合标本行组织学番红/固绿染色观察肩袖界面组织结构的修复;术后8周复合标本行显微CT扫描并三维重建,同时定量评估界面处软骨下骨形态学参数的变化;术后8周复合标本行生物力学测试,评估其力学性能。结果:(1)组织学检测:番红/固绿染色显示,术后4周,PRP组、力学刺激组以及联合组肩袖损伤界面出现少量由被番红染成红色的纤维软骨层,且联合组界面处纤维软骨层的厚度更厚。术后8周,各组肩袖损伤界面处的形态结构均有明显恢复,联合组肩袖损伤界面处再生的纤维软骨层中蛋白多糖含量与分布明显优于其余各组。(2)Micro-CT扫描:利用显微CT对标本进行扫描,获取肱骨头的三维重建图像,对界面处软骨下骨感兴趣区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其形态学参数。术后8周联合组界面处软骨下骨感兴趣区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目(Tb.N)以及骨小梁厚度(Tb.Th)均大于其余各组(p<0.05),其中Tb.N与力学刺激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界面处软骨下骨的骨小梁间隙(Tb.Sp)明显大于联合组,差异显著(p<0.05)。(3)Elisa检测:术后4周,联合组小鼠血清中TGF-β1和PDGF-AB的浓度明显高于PRP组,差异显著(p<0.0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力学刺激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PRP组TGF-β1和PDGF-AB浓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周,各组TGF-β1和PDGF-AB的浓度较4周时均有所降低;联合组小鼠血清中TGF-β1和PDGF-AB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力学刺激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4周或8周,PRP组与力学刺激组TGF-β1和PDGF-AB的浓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4)生物力学检测:术后8周,力学刺激组的冈上肌-冈上肌肌腱-肱骨复合体的拉断载荷和极限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极限强度与对照组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PRP组的拉断载荷和极限强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联合组复合体标本的拉断载荷和极限强度均明显大于其余各组,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力学刺激组的极限强度小于PRP组,差异显著(p<0.05),而力学刺激组的拉断载荷与PRP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联合应用力学刺激训练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可促进小鼠肩袖损伤的修复。(2)力学刺激和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都可以促进小鼠肩袖损伤的恢复,但联合应用力学刺激训练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基于"内卷化"的基本要义和关键特征,分析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内卷化"现象以及"双减"政策所能起到"破卷"作用的内在逻辑和路径。文章指出义务教育发生内卷化的三个关键原因:教育的窄化与隔离、教育资源的过度叠加、效用假象的误导。内卷下的教育呈现出"华丽而苍白""复杂而单调"的教育样态,表面繁华的背后是内涵的缺失,其实质是对教育改革的柔性抵抗,其危害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停滞。"双减"政策发挥效能首先就
学位
学位
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学习,强调教师和书本知识的重要地位,而现代教育则更加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那么,如何在设计考试试卷时做到既考书本知识,又能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是在进行题库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在鉴于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已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针对修订人体生理学题库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探析其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在生理学题库中引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