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通过文献综述,介绍了中医学对哮证的认识、发展和治疗方法及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症状和治疗手段,对比中西医诊疗的优势与不足。介绍热敏灸这一新兴疗法的产生、发展和临床运用。目的本研究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优化方案研究的支持下,通过观察比较热敏灸疗法和舒利迭(50μg/250μg)治疗哮喘的肺功能情况和临床症状,评价热敏灸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全国多中心临床同期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4病例经多中心随机分配入组,热敏灸组(治疗组)12例,舒利迭组(对照组)12例。治疗组实施热敏灸疗法3个月,每次治疗时间以腧穴热敏现象消失为度(下限30分钟,上限90分钟),患者初诊开始连续治疗8天,每日1次,第一个月内后22天保证12次治疗;后两个月保证每月15次(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舒利迭50μg/250μg(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每次1吸,每日2次,治疗3个月。观察周期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三个月前后的肺功能(FEV1、PEF)和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的情况及两组的有效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症状评分和肺功能(FEV,和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果细分如下:1.经治疗3个月后,热敏灸组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与舒利迭组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热敏灸组治疗后的FEV,和PEF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热敏灸组的FEV,和PEF与舒利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热敏灸组的有效率与舒利迭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与舒利迭相当。热敏灸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和PEF无明显改善,与舒利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热敏灸组的有效率与舒利迭组相同,但在部分控制的比率上,热敏灸组有更胜一筹的趋势。本课题是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优化方案研究的其中一个中心,目前的样本量偏小,统计结果不足以全面的评价热敏灸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须待各个中心完成治疗后,再行系统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