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视角下的公共住房分配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y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将这些公共住房公平、高效的分配给需求各异的保障群体是一大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认为公共住房分配工作应当在保证程序公正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保障群体的基本家庭信息和住房需求信息同公共住房之间的匹配关系,因此围绕保障群体住房需求展开分析,设计了保障群体住房需求的规范识别形式,在利用信息化技术采集存储保障群体住房需求信息以及保障群体和公共住房其它基础数据信息之后,运用运筹优化和决策科学领域的相关方法和技术,构建两种基于不同形式住房需求信息的人员-房屋匹配机制,最后提出基于此匹配机制的住房分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设计架构和实施案例。本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贡献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本文对保障群体住房需求的内容展开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住房需求的识别与表达形式。通过文献归纳整理,并借鉴经济学和心理学关于选择偏好的理论解释,本文对保障群体的住房需求偏好内容进行了挖掘,设计了基于公共住房关键属性预期及其重要程度感知和基于不确定偏好序列的两种不同类型信息载体以识别保障群体隐性的住房需求和显性的住房需求,具有很高的实践应用性。其次,本文提出基于隐性需求的住房分配模型。保障群体的隐性住房需求通过前述第一种住房需求识别方式——基于住房关键属性预期及其重要程度感知——予以描述。首先构建了保障群体同公共住房之间匹配程度的度量体系,继而再提出一个基于隐性需求的多目标公共住房分配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此分配模型属于标准的0-1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形式简洁,求解方便,可较好的拟合实际决策场景。再次,本文提出基于显性需求的公共住房分配模型。保障群体的显性住房需求通过前述第二种住房需求识别方式——基于不确定偏好序列——予以描述。首先构建了保障群体同公共住房的匹配效用的度量体系,继而再提出了一个基于显性需求的公共住房分配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此模型借鉴了双边匹配理论,考虑了保障群体和公共住房双边各自的偏好序列信息,将单边决策问题拓展为双边决策问题;对比经典的双边匹配模型,本模型的决策信息是基于双边不确定的偏好序列信息,具有更好的实践应用性。最后,本文基于前述研究内容以S市为例展开了模型的应用研究,设计并完成了一套完整的电子政务软件以固化本文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此住房分配机制的实际应用可以有效弥补现有的排队、摇号分配方式所存在的缺陷,将极大的提高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性、科学性与高效性。
其他文献
新疆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后半阶段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前半阶段转变,安全生产事故正处于“易发、高发”阶段。通过对亿元GDP死亡率、工矿商贸10万人死亡率、直接经济损失、
研究了淡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提取物对所试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霉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对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和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基因芯片能为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海量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或不同生理状态下表达水平的变化[1‐2]。但是,由于基因表达谱的海量性
近年来,控制与信任两变量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与重视。然而在实践中,还需要考虑控制与信任协同对项目组织——一种临时性契约组织中的工作绩效改
因其独特的经济属性、环境影响和战略意义,能源效率的提高已经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有效方式。考虑到国家间能源效率水平差距
目的分析杭州地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的季节、节气分布,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2011年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时间,比较季节、节气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9例老年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率为70.5
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并展现了极好的前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肝病、肿瘤等领域。移植细胞在体内的迁移、分布、增殖及分化等因素直接关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