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细胞型朊蛋白(cellular prion protein, PrP~c)在2周龄,9月龄,18月龄正常ICR小鼠视网膜中的基因表达情况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小鼠视网膜中PrP~c的表达与月龄的关系。并观察分析18月龄小鼠视网膜组织与大脑组织PrP~c的表达含量的差异。为后续开展PrP~c与阿尔茨海默病(AD)和视觉病变间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周龄,9月龄,18月龄健康ICR小鼠,每月龄段20只,雌雄各半。充分暴露眼球于眼缘,离断眼球后极部的视神经,利用显微器械轻柔迅速的取出视网膜,将视网膜放入EP管内,于-80°冻存。分别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技术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PrP~c基因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PrP~c蛋白的表达情况。上述两种方法分别检测β-actin表达作为内参因子。分析小鼠视网膜中PrP~c的表达水平与月龄的关系及18月龄小鼠视网膜与大脑组织PrPc的表达含量的差异。结果:1、各月龄段小鼠样本组织中内参因子β-actin的表达较稳定,不随月龄变化而改变,证实本研究所用PCR及Western Blot技术稳定可靠,无明显操作误差;2、2周龄、9月龄、18月龄小鼠视网膜中PrP~c基因表达水平随月龄增大而逐渐增强,各月龄段PrP~c表达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月龄段小鼠视网膜中PrP~c蛋白表达水平亦随月龄增大而增强,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18月龄组小鼠脑组织中PrP~c表达水平高于同组视网膜的表达水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正常小鼠视网膜中存在PrP~c蛋白基因的表达,且表达水平随着小鼠月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但弱于脑组织中的PrP~c的表达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