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台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朝阳沟阶地西端,是一个向西倾没的鼻状构造,鼻状构造是在古中央隆起带上继承发育的三级构造,头台油田扶余油层属于下白垩统泉四段地层。源13区块位于油田的北部,其扶余油层受周边物源控制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分流河道砂体,河道砂体主要呈条带状,河道规模普遍较小,砂体相对较薄,物性较差,且地层埋深大,后期成岩作用较强,地层波阻抗差异较小,地震波反射特征不明显,增加了小层划分对比的难度,进而影响储层砂体分布的预测和油水分布的确定,导致开发效果较差。本文在前人对源13区块沉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井震结合小层对比划分,在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二、三维精细层位解释,应用地震属性提取,地质统计学反演对扶余油层进行储层预测,具有更高的井间砂体预测精度和纵向分辨率,进而提高开发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开展井震联合统层,建立统一地层格架,扶余油层自上到下划分了3个油层组,即FⅠ、FⅡ、FⅢ组,共18个小层。应用地震属性提取,发现地震属性对于扶余油组储层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沉积环境相对单一且地震资料一致性较好的局部区域具有较好的识别预测效果,能识别主体河道走向及分布范围,扶余油组储层属于薄层砂泥岩互层沉积特征,单层砂岩沉积较薄,岩性多以粉细砂岩为主,因此砂泥岩速度差异较小,地震直接识别率较低,无法对河道砂体进行半定量识别和描述。利用反演结果,对含油小层的砂体进行刻画。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后发现反演储层预测符合度较高。利用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的结果,结合本地区构造发育特征,对本区有利区进行优选,部署设计了井位6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