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更是高中历史教师在课改中最为关心的课题。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有效教学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同时,对于有效教学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避免课改理念和教学实践脱节以及“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出现,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突破传统历史教学的束缚,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方法,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本研究主要结合历史新课程标准,就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理念进行系统分析,并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实践和探索,从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之际,为切实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全文共分为三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述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根据有效教学的涵义及其特征,分析了我国历史学科与有效教学结合的现状,进而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概念。第三章,提出了高中历史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主要从教学目标设计、课堂实施、教学评价、课后反思和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等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首先分析了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现状,然后主要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叙写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在课堂实施方面,主要探讨了讲授引导式教学策略和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在教学评价方面,分析了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指出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课后反思方面,指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反思并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对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在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分别从五个方面具体阐释了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大量示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