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及影响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中国经济及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现。“影子银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及影响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中国经济及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现。“影子银行”能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平衡社会资金供求,推动整体金融市场发展,但是“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银行的功能,通过货币创造会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进而给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和货币政策效果带来新的挑战,所以完全有必要研究“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产生的影响。 本文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的相关情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效应,以及其在模糊货币供应范围、弱化货币传导机制、影响货币供应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三个方面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带来的影响。并且运用ADF检验、协整分析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影子银行”的存在会放大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增加我国实际的货币供应量。最后,针对这一影响提出前瞻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长时间以来,信用证业务中的审单标准适用都是引起信用证交单开证行拒付申诉的关键原因,制定并遵循一个合理的审单标准是减少买卖双方和开证行之间矛盾的重点,同时也是信用证业务可以长久存续并稳定运行的关键。而目前的信用证审单标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国法院和仲裁机构在裁定此类信用证交单拒付案件时也各有差异,如何确定一个统一明确的信用证审单标准是各国银行系统乃至法律系统都需要审慎考虑的重要课题。本文希望能
新股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2013年,共有278家上市公司增发融资,募集资金3547.32亿元,占年度股权再融资总额的88.29%,我国已渐形成以定向增发为主,配股
近年来,有关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的研究受到较多的关注。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开启上市进程,构建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对于上市商业银行
随着世界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经济金融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2001年我国开放人民币业务以后,外资银行在我国开始
盈余管理研究是会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公允性与盈余管理程度高度相关。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