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是空前的生存和发展的困难,我们对周围环境必然感到愈来愈难以把握,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从反思与审视的角度去重新思考我们的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教育工作指南。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创新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本研究依据泰勒的课程编制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并结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在高校管理类专业设置社会预测学课程的设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开设社会预测学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适应“风险社会”和我国社会转型和快速发展的需要2)高校管理类专业中社会预测学课程的设置应借鉴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或社会预测学课程设置的经验3)高校管理类专业中社会预测学课程的设置应以泰勒课程编制模式为指导,做到社会预测学课程与管理类专业原课程结合、并且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课程实施做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空间的开放式;课程评价内容应包含对学生、教师及课程本身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