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驼和牦牛繁殖季节褪黑素与促性腺激素之间的关系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mumu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果体褪黑素(MEL)对动物繁殖活动的季节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有关 繁殖季节双峰驼和牦牛MEL分泌范型、MEL与促性腺激素关系的资料未见报道。为 此,本研究测定了双峰驼和牦牛繁殖季节MEL分泌范型,探讨了MEL与促性脉激素 之间的关系以及静脉注射MEL后MEL在双峰驼和牦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首先,本研究建立了血浆MEL的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法。根据甲醛缩合反应的基 本原理,成功地制备出MEL和牛血清白蛋白连接复合物,用此复合物免疫家兔获得 了两批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MEL抗血清。运用lodogen法制得了125l-MEL标记品, 并用硅胶薄层层析(TLC)纯化了标记品。本试验测得125IMEL标记率为73.4%,放 射性比活度为540.2KBq/mg,放化纯率为92%。双峰驼和牦牛血浆中的MEL用氯仿 进行提取。 双峰驼和牦牛血浆中的促性腺激素PRL、LH和FSH的含量也同样用放射免疫分 析法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间隔10min连续24h采样,双峰驼血浆MEL含量波动于96.39± 39.73至948.46±495.21pg/ml之间;间隔2h连续96h采样,MEL含量波动于101.56 ±9 .61至 482.54±40.10pg/ml之间,昼夜差异均极显著(p<0.01)。血浆 PRL、LH 和FSH昼夜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4h节律组,双峰驼血浆MELL和PRL含量 具有极为明显的正相关性(P<0.01):MEL和FSH含量也呈明显相关(p<0.05)。96h 采样,LH含量与FSH含量呈极明显的正相关(P<0.01)。双峰驼静注MEL(10μg/kg BW)后,运用MCPKP程序分析了MEL血时数据,发现其变化属于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α,2.45±0.016min;t1/2β,59.67±7.4min,Vb,0.0025 ±0.0002L/kg;CIB,0 0003±0.00001L/kg·min。 间隔30min连续24h采样,牦牛血浆MEL含量波动于64.56±7.42至268.56± 37.66pg/ml;间隔Zh连续72h采样,MEL含量波动于53.13±26.44至141.24± 2.80pg/ml之间,昼夜差异显著(0.05);血浆PRL、LH和FSH昼夜含量差异不显 著(p>0.05)。24h节律组,牦牛血浆 PRL和 FSH含量之间呈正相关中(p<0.05); 96h采样,LH和 FSH含量具有极为明显的正相关性(p<0.01)。牦牛静注 MEL(10 μg/kg BW)后,MEL血时数据属于三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π, 1.25±0.22min; t1/2α,18.47±1.54min,t1/2β,167.68±23.58min;vb,0.013± 0.0007L/kg:CIB,0.0005±0.000001L/kg·min。 本研究结果表明,同其他家畜一样,双峰驼和牦牛MEL分泌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 律。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迹象,发展中国家的外债问题呈再度恶化之势.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合力的必然结果.在世界经济走向
2020年7月,一颗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从御夫座的邻侧向大熊座北斗七星的下方快速移动,上旬在黎明前装点着东方的地平线,中旬之后又转而给傍晚的天空涂抹
将农民组织起来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基本前提。在村民不断流失的境况下,乡村社会如何组织农民并成为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的场域,最终实现村庄的整体富裕?清远市下迳村
根据中国知网中的词典和期刊文献统计,null hypothesis有零假说(设)、原假说(设)、无效假说(设)、虚无假说(设)等18种汉译译名,译名多样且使用混乱。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该词
关公信仰在中国分布广泛,成为联系不同族群的纽带。关公信仰的产生,首先得益于正统观念的变化。北宋以后逐渐形成了以蜀汉为正统的观念,关公的地位也在宋代开始提升。其次,《
陕西千阳民间布艺艺术是陕西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的类型之一,是陕西地方性民俗风貌的集中展现。现代城市文明的高度繁荣推动着人们精神文化素质逐步提高,这使民间艺术逐渐融入到
形象思维在医学英语术语的命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助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物品、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对医学英语术语进行命名,可以增加医学英语术语的美感、趣
系统分析和归纳了“磷、膦、[钅粦]”“氨、胺、铵”系列名词的定义和知识点,探讨了易混淆、错用的各类情况,为科技编辑及其他技术人员正确、规范使用该系列名词术语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