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与之相对应的基坑工程也就逐渐增多。目前,对于基坑工程问题,仍然没有最佳的计算分析理论,但计算机的蓬勃发展给基坑工程问题研究带来了新的分析途径。人们开始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到基坑工程问题中,通过模拟基坑开挖过程来发现其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而指导实际施工以保证其安全性,从而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以沈阳市尚海印象住宅小区基坑工程为背景,应用FLAC3D模拟软件,对在大直径排桩、小直径桩锚两种不同支护方式下的基坑开挖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两种不同情况下的支护结构及周围土体位移变化规律,并深入研究桩长、桩径以及桩间距对于排桩支护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监测仪器对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位移进行监测,并将所得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数值模拟结果证明,无论是排桩支护结构,还是桩锚支护结构都能阻挡岩土体向坑内进行移动,进而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但从数值模拟结果、经济成本以及施工工期和施工技术三个方面来看,大直径排桩支护结构更加适合本基坑工程。(2)通过分析各因素对排桩支护结构变形规律的影响可知,当排桩桩长和桩径达到一定程度时,再通过增加桩长和桩径的方式来控制基坑土体变形的效果不明显。本基坑工程选取桩长20m,桩径1.0m既经济又安全,而桩间距在1.4m1.5m范围内取值,最为安全合理。(3)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和竖向位移、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以及周围地表沉降位移均在控制范围内,并存在安全余量,说明排桩支护结构可以满足基坑对于稳定性的要求。(4)通过对模拟结果和监测结果的研究对比发现,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和周围地表沉降位移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发生最大位移处位置相近,水平、沉降位移模拟值均略小于监测值,但十分接近。该论文有图48幅,表24个,参考文献5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