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ELFA(酶联荧光分析)技术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ionin PCT)、并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比较,探讨PCT在新生儿感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研究对象和实验分组:选取2011年8月1日~2012年4月30日在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日龄≤28天的新生儿(n=146)研究对象,根据感染部位及范围分为全身感染组(n=26)、局部感染组(n=96)和非感染组(n=24)。所有研究对象排除入院前应用抗生素患者、出生时有重度窒息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母亲患有严重妊娠并发症的患儿。2、标本采集:研究对象在入院2小时内(年龄≤48小时者在出生满48小时后采血)采桡动脉血4ml完善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血常规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未使用抗生素前采血2ml完善血培养检查,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留取呼吸道分泌物做培养,局部皮肤、眼部感染新生儿留取分泌物做培养。3、生化检测方法:PCT采用ELFA(酶联荧光分析)技术检测;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χ~2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三组基本信息;秩和检验、秩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PCT影响因素;秩和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各组PCT、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差异;χ~2检验比较PCT与CRP差异;关联性分析PCT与抗生素应用情况的关联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细菌感染与其他病原微生物(病毒、梅毒、支原体感染)感染PCT值比较:细菌感染PCT值较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升高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氏阴性菌(G-菌)与革兰氏阳性(G~+菌)感染P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非感染组中PCT、CRP、WBC值比较: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4.82,P<0.05);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1,P<0.05);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06,P>0.05)。3、不同感染范围PCT值比较:全身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P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P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CT与CRP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灵敏度、特异度比较:PCT诊断感染的阳性率、灵敏度较CRP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CRP诊断感染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PCT值阳性与抗生素使用关联性:存在关联性,关联性大小为r=0.52,P<0.05,有统计学意义。6、PCT值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感染、年龄、早产是PCT值影响因素。结论1、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水平增高,其程度与感染的病原菌、感染范围有关,与CRP、血常规比较灵敏度高,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及评估感染范围的指标之一。2、PCT水平有助于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应用。3、感染、年龄、早产是PCT值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