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声词作为模拟自然界声音的词汇,在全世界很多语言里普遍存在。但因各种语言的造词习惯、语言习惯、语音系统的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声音被模仿以后在不同的语言里不尽相同。象声词在朝汉语言里被使用的历史非常悠久且广泛。它模拟自然界万物的各种声音,使语言具有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并使语境形象逼真、丰富多彩、富有感性。纵看前人的研究,朝汉象声词的对比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大部分侧重于形态特征、语法对比、音节类型、语义对比或翻译原理对比等某一个侧面。而象声词最具代表性的功能一“语音”为主轴线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的目前为止尚无,因此本论文主要从音素分布、语音结构、音节类型、语音象征、音响效果、形象/感情色彩等角度出发对朝汉象声词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并寻找相互之间的共性和特点。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主要对朝汉象声词的名称和定义进行了考察和对比。第三章对朝汉象声词的音素分布、语音结构、音节数、音节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比。第四章则从语音象征、音响效果、形象和感情色彩等角度对朝汉象声词进行了对比考察。本论文主要以全明实《朝鲜语拟声词的研究》(2007)和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2007)中附录的象声词目录(朝鲜语2225个、汉语845个)为对比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对语言事实的描写、理论分析、数字统计、图表分析、类型比较和结构分析等研究方法,阐明了朝汉象声词在语音方面的共性和特点。为了突出语言的事实性、普遍性和生动感本文中的例文从北朝鲜(汉译)、韩国(汉译)、中国(韩译、朝译)的现代、当代文学作品以及互联网上收集的语料中摘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朝汉象声词具有如下部分共性:在第一音节和最后音节的初声中塞音的比例最大(第一音节:朝鲜语49.2%,汉语47.5%;最后音节:朝鲜语57%,汉语35.4%);汉语边音[l]、朝鲜语中的[(?)]音和英语、日语中的[r]音都起着基本相同的作用一世界语言的共性,大部分朝汉象声词的音响效果非常相似;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下,相对应(互译)的朝汉象声词的发音方法、辅音、元音、辅音韵尾等部分结构相同,进而呈现出语言(象声词)的某种连贯性。但在音素分布、音节结构、音节数、音节类型、语音象征等方面又存在很大差异。笔者希望本论文的考察能够为对比语言学提供语音学方面的参考依据,更深层次的解析不同语言的共性和特性,找出更多的基本规律来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