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环向预应力钢绞线应急加固锚具设计及性能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3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作为道路网络的组成单元,桥墩的损伤或破坏将严重影响其安全性,进而导致路网通行能力下降或不能通行。目前,常规传统的加固方法虽然技术成熟可靠,但存在工作量大、加固周期长等缺点,无法在短期内修复受损桥墩快速恢复桥梁通行。因此,本文针对桥墩应急加固工作研究开发了一套桥墩环向预应力钢绞线应急加固锚具,并进行了理论设计及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桥墩环向预应力钢绞线应急加固锚具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研究。整套锚具由锚具钢板、高强螺栓、预应力钢绞线和夹片式钢绞线单孔锚具组成。锚具钢板处钢绞线孔采用斜孔设计,可有效的减缓钢绞线局部弯曲变形。研究了本套锚具所需钢绞线长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钢绞线工作系数λ反映钢绞线参与工作情况。(2)应急加固锚具使用扭矩扳手控制钢绞线张拉力的方法研究。经理论分析,钢绞线拉力与拧紧螺母所需扭矩呈线性关系,通过四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钢绞线应变与扭矩关系式。采用扭矩6N·m和15N·m两种加载方式拧紧强螺栓,6N·m加载效率明显优于15N·m。(3)对锚具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预应力损失进行试验研究。对钢绞线摩擦损失公式进行理论推导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损失随预应力水平增加而增大。对钢绞线松弛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松弛损失在加载完成后5小时内较大占总损失的60%,20小时后钢绞线松弛基本停止,钢绞线最终松弛量约为8%。考虑钢绞线松弛损失,建议钢绞线进行1.1倍超张拉。(4)环向预应力钢绞线加固受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采用预应力钢绞线加固后柱的抗剪承载能力、变形性能以及耗能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与完好试件相比,加固受损试件CC-100-0.2后,抗剪承载力提高了18%,位移延性系数提高了42%,耗能能力提高了51%。与减小钢绞线间距相比,预应力度的增加对加固效果提升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气井生产系统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否稳定、高效地运行直接影响油气井产量和开采成本。平时工作中即要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监控管理,也要注重初始运行
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是我国农业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位显著。同时,以“黄金水道”著称的长江,货运量居全球第一,在区域发展格局中更处于重要的战略地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2)  摘 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继科学发展观之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四个全面”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全面”体现了辩证法的总特征,体现了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四个全面”;辩证法总特征;对立统一;扬弃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耿马民族地区地处偏远,信息相对闭塞,学生的阅读量本来就少,加上受到电视、电脑等媒体的冲击,学生更是对阅读失去兴趣,没有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收效甚微.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之所在, 忽视不得。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笔者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地区 初中 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转变观念
评述了电Fenton法在水处理的中的应用状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各种电Fenton法进行机理及存在的优缺点,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系统是航天器可以根据指令完成姿态任务的核心,直接决定航天器的抗干扰性及姿态控制精度。反作用飞轮工质消耗少、精度高、机构简单、可靠性高,是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执行机构。为了能够通过反作用飞轮变速旋转提供的反作用力矩控制航天器姿态变换,需要采用合理的飞轮构型及其控制系统,设计其控制律和电机控制分配算法,实现电机力矩指令分配,提升控制效果。由于飞轮电机为小电感无刷直流电机,为了解决
摘 要: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发展压力十分巨大。大庆作为石油资源型城市的代表,要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一个城市的发展关键在于干部,要抓住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才能赢得发展。因此,大庆的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本文试图从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坚决预防和惩治腐败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将其高效的转化成生物燃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木质纤维素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主要成分组成,这些组分通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是共产党人在实践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