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女性”生产——性别视阈在中国的发展及其问题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未完成的“女性”生产——性别视阈在中国的发展及其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探索了在中国“性别”是怎样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的,并分析了中国的“女性”生产是否已经完成。文章指出,建立一种具有“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观。所谓“女性主体意识”,是对女性对自身的角色、地位的一种自我认识,是作为“女性”和作为“人”的双重价值颖悟,是主体意识和性别意识的融合。在这里,既不能忽视作为“人”的平等地位,排除性别的等级差异;又需要正视两性异质,张扬女性的独特性。在建立“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穿越“双性同体理想”,穿越“女性话语范式”等当下的流行观点,以期在交还女性自由发展、自由选择权利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两性对话,从而建立多元化的世界。
其他文献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著名的学者、散文家、诗人、词人。他的诗、词、文,在他那个时代都应该名列大家,在学术批评上,亦有所建树,是宋元之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人之一。据吴企明校
本文以唐长孺先生主编的图録本《吐鲁番出土文书》四册(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和陈国灿、刘永增先生主、编的图録本《日本宁乐美衍馆藏吐鲁番文书》(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沙知
词学文献包括词作与词论两部分。词论属于文学批评文献,不具备完整意义上的词体特点。论文将以宋金元明四朝词作为主要对象(以下专称词文献),以《全宋词》、《全金元词》、《全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是时代发展中的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一翼,同“五四”启蒙文学一样,左翼文学始终是现代文学史家、学者所关注与研究的对象。在现代文学研究的视界中,一些学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研究成为20世纪末重大的学术课题,且至今为止尚无定论。长期以来,由于其不足之处较为引人注目,所以人们往往简单地把他们从根本上予以否定。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