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人源细胞系共培养模型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endy_8309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21世纪的毒性测试:愿景与策略(Toxicitytesting in the21st century: a vision and a strategy)”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研究报告的发表,预示着毒理学实验方法将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基于人体细胞的靶向性测试和毒性通路测试将取代以实验动物为中心的毒性评价方法成为当前毒理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美国EPA和NTP制定和实施了多项研究计划,不少国家的研究机构也开展了研究。当前的研究思路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不同人体细胞系毒性的比较,试图为靶向性测试提供依据;二是不同化学物毒性作用通路的研究;三是毒性通路测试和分析方法的研究。本课题主要针对靶向性测试问题进行研究。在靶向性测试研究方面,目前采用选择可能毒性靶器官的细胞,或采用多种细胞的比较研究等方法。其存在的问题:一是很多毒物未知其毒性靶器官;二是尽管可采用多种(器官)细胞的比较研究,但由于均是单一细胞培养条件下的分别测试,不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与体内情况不符,难以较快、较准确地确定靶器官细胞;三是很多毒物进入体内后需要经过肝脏和其它器官的代谢转化后才产生毒性或者消除毒性,现行的应用添加肝S9形成活化系统的方法不足以模拟体内的真实情况。此外体内细胞间通过微环境的相互作用状况在单一细胞培养中也不能实现。因此,现行方法难以较好解决靶向性测试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选择以人肝细胞系和常见靶器官人源器官细胞系,在同一条件下共培养,以构建一个不同器官人源细胞系共培养模型的研究思路。纳米物质与常规尺度物质相比,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出现了很多新的生物学效应和特性,给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提出了新挑战。充分发现其与常规尺度物质相比有无新的或不同的毒效应、揭示其毒作用特征是解决纳米性物质安全性评价的关键。研究纳米物质的毒作用靶器官,比较其与常规尺度物质的异同,可为纳米性物质安全性评价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人源多器官细胞系体外共培养模型;探讨人源多器官细胞体外共培养方法作为毒性靶器官筛选的可能性;观察肝来源细胞系在该共培养体系下的代谢作用;将所建方法初步应用于纳米物质的靶向性研究。一、人源多器官细胞系体外共培养模型的建立选择常用于靶器官毒性研究的代表细胞系,即肺脏(A549)、肺脏(MRC-5)、肝脏(HepG-2)、神经系统(SH-SY5Y)、肾脏(HEK-293)和心脏(CCC-HEH-2)六种细胞;采用市售的48孔培养板经自制改造成共培养板,即以5孔为一组,在一组内的各孔壁上打洞,使一组内各孔之间的培养基能相互流通。将5种细胞分别种植于5孔中培养,比较单培养条件下和共培养条件下各细胞系生长情况。同时,比较了应用DMEM和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推荐培养基对细胞的生长效果。结果:除MRC-5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生长不佳外,其它细胞在DMEM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因此,最终选定肺脏(A549)、肝脏(HepG-2)、神经系统(SH-SY5Y)、肾脏(HEK-293)和心脏(CCC-HEH-2)五种细胞系;以DMEM作为培养基。结果显示,各种细胞在共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共培养细胞和单独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基本重合,表明所建的人源多器官细胞系共培养模型是成功的。二、人源多器官细胞系共培养模型在毒性靶器官筛选上的可行性研究选用已知毒性的四氯化碳、氯化镉、氟化钠、盐酸阿霉素、硫酸链霉素、羟基多巴胺、百草枯和白消安为受试物,应用MTT法检测受试物对各细胞24小时和/或72小时连续染毒的靶器官细胞毒性效应。结果:染毒24小时各细胞对各受试物毒性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如下:1)四氯化碳:HepG-2> HEK-293> CCC-HEH-2> SH-SY5Y(基于IC50和IC10值);2)氟化钠:HEK-293> CCC-HEH-2> HepG-2> A549> SH-SY5Y(基于IC50和IC10值);3)羟基多巴胺:SH-SY5Y> CCC-HEH-2> HEK-293> A549> HepG-2(基于IC50值),SH-SY5Y> A549> HEK-293> CCC-HEH-2> HepG-2(基于IC10值);4)硫酸链霉素:SH-SY5Y> HEK-293> CCC-HEH-2> HepG-2> A549(基于IC50值),HEK-293>SH-SY5Y> CCC-HEH-2> HepG-2> A549(基于IC10值);5)盐酸阿霉素:HepG-2>HEK-293> SH-SY5Y> CCC-HEH-2(基于IC50值),CCC-HEH-2> HEK-293>HepG-2> SH-SY5Y> A54(9基于IC10值);6)百草枯:HepG-2> HEK-293> SH-SY5Y>A549> CCC-HEH-2(基于IC50值),HepG-2> HEK-293> A549> CCC-HEH-2> SH-SY5Y(基于IC10值);7)白消安:HEK-293> HepG-2> CCC-HEH-2> SH-SY5Y> A549(基于IC50和IC10值);8)氯化镉:HEK-293> HepG-2> SH-SY5Y> CCC-HEH-2>A549(基于IC50值),HEK-293> CCC-HEH-2> HepG-2> SH-SY5Y>A549(基于IC10值)。72小时染毒各细胞对各受试物毒性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如下:1)百草枯HEK-293> HepG-2> A549> SH-SY5Y> CCC-HEH-2(基于IC50和IC10值);2)白消安:HEK-293> HepG-2> SH-SY5Y> A549> CCC-HEH-2(基于IC50和IC10值)。结果表明,除在体内以肺脏为靶器官毒性的百草枯和白消安未显示对肺脏来源的细胞系A549最敏感之外,其余化合物对其对应的靶细胞在IC50和/或IC10上显示良好毒性靶向性。但在本文人源细胞系共培养模型代谢能力的初步验证部分,发现共培养条件下,环磷酰胺(肺脏是其靶器官之一)对A549的IC10值为最小,提示肺脏是环磷酰胺的靶器官。三、人源细胞系共培养模型代谢能力的初步验证比较对乙酰氨基酚和环磷酰胺(两者均是通过代谢物表现活性)对细胞在与HepG-2共培养和单独培养条件下毒性差异性,环磷酰胺诱导HepG-2细胞体外微核试验,探讨HepG-2细胞的代谢功能。人源多器官细胞系共培养条件下,给予受试物对乙酰氨基酚和环磷酰胺(二者毒性主要由其代谢物表现),与细胞A549,HEK-293,SH-SY5Y和CCC-HEH-2单独培养给予相同浓度相应受试物相比,毒性有所增加,IC50和IC10值均低于其单独培养时的值。环磷酰胺可以诱导HepG-2细胞微核率升高。表明肝来源细胞HepG-2存在一定的代谢能力。四、人源多器官细胞系共培养模型在3种纳米物质毒性检测中的初步应用研究选择纳米氧化锌(30nm,50nm,100nm,常规尺度),纳米二氧化硅(15nm,30nm,50nm,100nm,常规尺度)和硫化镉量子点(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380nm(晶体粒径为1.6nm),420nm(晶体粒径为1.6nm至7.3nm之间),480nm(晶体粒径为7.3nm),和常规尺度)三种纳米材料,应用IdMOC系统,通过MTT法检测各纳米尺度和其常规尺度材料对共培养体系下各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纳米氧化锌的靶细胞主要是HEK-293细胞,随尺度减小SH-SY5Y和HepG-2细胞对其敏感性增加,提示随着纳米尺度减小,神经和肝脏也可能是氧化锌的靶器官。纳米二氧化硅的靶细胞主要是SH-SY5Y细胞,随尺度减小,HepG-2细胞和HEK-293细胞对其敏感性增加,提示二氧化硅可能对神经系统毒性较大,在低尺度下对肝肾也有损伤。硫化镉量子点对HEK-293细胞毒性最大,其次为HepG-2和SH-SY5Y细胞。提示,硫化镉量子点的靶器官主要为肾脏,其次为肝脏和神经系统。表明三种受试纳米材料细胞毒性大于常规其常规尺度。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硅,随尺度减小对各细胞的毒性增加,同时受影响的器官细胞数增加。荧光发射波长为420nm硫化镉量子点毒性大于荧光发射峰为380和480nm硫化镉量子点,以肾脏细胞最敏感。总结全文结论:1.首次建立了基于主要毒作用靶器官的人源多器官细胞系共培养模型。2.初步验证表明,人源多器官细胞系共培养方法可作为毒性靶器官筛选的模型。利用毒物对各细胞系IC50和IC10值比较,能较有效的辨别出毒物的靶器官毒性。IC50值和IC10值结合考虑,更能发现敏感细胞在低剂量下的毒性作用。本研究尚是初步的,所选用的毒性物质有限,对于所选用的细胞系、毒性评价的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和优化。3. HepG-2细胞系保留了肝脏细胞一定的代谢活性,能够对试验中所选毒物前体(对乙酰氨基酚和环磷酰胺)进行代谢活化。4.纳米尺寸的氧化锌、二氧化硅和硫化镉量子点对五种细胞的毒性都分别大于它们常规尺度的相应物质。对于纳米氧化锌和硫化镉量子点最敏感的靶器官可能是肾脏,纳米二氧化硅是神经系统。同时在本实验体系下随着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硅尺度变小靶器官增加,毒性增强。发射峰为420nm的硫化镉量子点比另外两种硫化镉量子点毒性大,对应的靶器官也最多。人源多细胞系共培养模型或许能成为新的研究纳米毒性作用特征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方块脉冲函数,导出了计算二次型性能指标下的积分微分方程所描述的确定系统的最优控制和最优轨线的直接算法。而且求出了最优反馈控制。
花生新品种“彩色珍珠”是湖南农业大学采用辐射诱变技术选育而成。其突出特点:一是外观和食味品质优异,果形美观,种衣色彩鲜艳,出仁率高,食味香甜而酥松;二是油酸与亚油酸比值(O/L)达
苯并(a)芘(BaP)属于多环芳烃类(PAHs)环境化学污染物,主要由煤、烟草和其它一些有机化合物高温加热或燃烧不完全时产生。苯并(a)芘在体内经微粒体酶代谢活化后生成终致癌物7,8
项目策划是指开发企业在已获得土地的情况下,对建成何种产品进行原则性决策的综合研究。它着眼于市场,主要讨论产品的物业类型、小区功能和市民以及建筑风格等问题。项目策划
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大量的接触人群,另外在我国现役的潜艇环境中,甲苯也是舱室空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对其危害性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关
目的: 1.建立分枝杆菌定量杀灭试验方法,研究常用消毒剂对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 2.研究分枝杆菌hsp65基因多态性。 3.研究分枝杆菌hsp65基因多态性与其对消毒剂抵抗
本研究通过建立朊蛋白106-126 肽段(PrP106-126)感染分化PC12细胞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免疫组化以及蛋白质印记等技术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对PrP106-12
【正】 发展中国家对外债务增长过快的问题,早在70年代初就已经引起了某些分析家的关注。然而,世界性的债务危机却是80年代初公开爆发的。1982年2月,墨西哥第一个宣布无力按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常见的胞内寄生机会致病性原虫,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估计现今全球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免疫正常人体感染弓形虫后多
有冷却系统的冲压模具是冲压热成形中重要的部分。通过自制的测量设备对水流与H11模具钢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流量、热流密度和管道直径对对流换热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