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论文课题来源于:剩余污泥生物干化过程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208313)。生物干化具有耗能低、投资少、周期短、占用面积小等优点,能使污泥减量、脱水、无害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课题来源于:剩余污泥生物干化过程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208313)。生物干化具有耗能低、投资少、周期短、占用面积小等优点,能使污泥减量、脱水、无害化,因此生物干化作为一种经济、节能、环保的预处理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文献中研究生物干化过程中含水率变化的较多,为了深入研究生物干化过程的机理,缩短生物干化周期,降低成本。笔者建立了一个生物干化反应器,测定了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pH及温度的变化,嗜热菌数量的变化,以及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规律分析其内部微生物群落演替对生物干化反应中pH、温度指标变化的影响,通过改变通风方式、调理剂种类、物料配比和外加菌剂,研究污泥生物干化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为生物干化提供运行指导。本实验,共分离出10株野生菌,发现以通风量控制微生物群落演替,添加其中五株可以快速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经诱变初筛后,选出细菌7株、放线菌5株。经对比实验,发现加入诱变菌种TX1 TX3、TX4、TX6、TF1、TF4后优势菌达到最大值所用时间分别为26h,28h,28h,30h,30h,36h,平均约为30h,比野生菌剂优势菌达到最大值所用时间平均缩短约10h。对六株诱变菌进行组合后,经正交试验,B4组合在微生物菌剂B4、物料配比为6:1、通风量为150L/h、调理剂粒径为3-6mm时,优势菌达到最大值所用时间为18h,比单一诱变菌剂优势菌达到最大值所用时间平均缩短约12h。经对诱变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TX1菌株为Bacillus属菌株,TX3、TX4菌株为Acinetobacter 属菌株,TX6 菌株为 Prolinoborus 属菌株。TF1 菌株为 Prolinoborus 属菌株,TF4菌株为Micromonospora属菌株。
其他文献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PNET)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骨和软组织的高度恶性肿瘤,侵袭性强,患者预后差。组织形态学上,PNET由
目前商业经营场所公示语英译还存在种种不规范现象,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可采用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现在时、祈使句等句式、遵循禁用生僻词汇、采用规
特征模型是一种管理软件产品线中可复用需求的方法。领域软件产品线通常基于成熟的领域建立。将领域中任意一个特征模型作为基础特征模型,根据其余特征模型提供的重构元素,对基础特征模型进行重构的方法,可以提高建立领域特征模型的效率。在当前的特征模型重构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1)特征模型重构时,使用不同特征名标识相同特征,导致重构中将相同特征判断为不同特征,进而将相同关系判断为不同关系,不能得到预期的重构结果
黑龙江省的煤矿资源存储丰富且煤质好,但多用于发电、供热、焦炭提炼等相关用途。煤炭产品的相关经济价值开发还有待于深入挖掘,煤雕在艺术品市场和地方旅游经济开发都有独特
重点介绍了镁合金在车用材料、医用材料和牺牲阳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情况,并对国内镁及镁合金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
目的明确不同状态下穴位局部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在针刺调整适应性免疫中的作用方法(1)观察生理状态下针刺对穴位局部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的影响,将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于动物节律隔离单元驯化7天后,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和空针组6只。在ZT12(ZT0:7:00)对空针组小鼠右侧“足三里”穴进行针刺干预,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10次,针刺过程中每5 min提插捻转1 min,频率为120次/mi
烯烃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药物、天然产品、染料、光电材料等合成领域被广泛应用。长期以来,其化学合成方法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除了传统的合
目的探究以行动研究法为基础的进食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老年痴呆患者12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
L-苹果酸(L-malic acid,简称LMA)是细胞中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用于食品添加剂。它是世界第三大通用食用酸,已广泛应用在药品,化妆品和治疗肝功能障碍等药物中。本
本旅游海报设计以“美丽山西,晋善晋美”为主题,就是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背景下,结合“信义、坚韧、创新、图强”的山西精神。其次,用富于山西本土文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