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语与英语等语言相比,有着丰富的拟声拟态语,这可以说是日语词汇的一大特点。走进日本社会,可以深深地体会到,拟声拟态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被使用。其生动的表现力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笔者在阅读宫泽贤治的童话之后,更是对其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语的音韵和形态特征产生深厚兴趣,因此将论文题目锁定于此,并试图进行初步探讨。在本论文中,首先对拟声拟态语的概念进行阐述,并有关其形态上的分类简略介绍。其分类基准虽然因研究者不同而不同,但共通点都是以拍为基本单位进行划分。本论主要依据天沼宁的分类方法为基础,将宫泽贤治部分作品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语整理分析,并说明其音韵·形态的特征。在先行研究中,有关宫泽贤治的诗以及童话的创作意境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为研究对象的比较多,单独将其作品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语为对象进行分类、并分析其音韵和形态的研究很少。因此,本论以此为中心进行论述。通过考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日语的拟声拟态语在音韵和形态方面与普通词汇所不同的是,其本身具有特殊的拟声拟态语标示:促音、拨音、长母音、ri音以及反复。正是凭借这些标示的作用,日语拟声拟态语才会具有丰富的形态和生动的表现力。宫泽贤治所使用的拟声拟态语,除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拟声拟态语的音韵形态特点之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使用特点。其中,从形态上讲,以8拍以及8拍以上的拟声拟态语的大量使用为最主要特点。从音韵上讲,以清浊音的使用以及音位的转换为其使用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