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S社区为例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t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了政府管理之中,基层社会的管理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仍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在加快政府服务职能转变,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满足城市社区居民的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的现实压力下,催生出了社区网格化管理这一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式。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在维护社会稳定,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已经在一些城市开展了试点性的工作,也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功效。  本文对S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进行了深入调研,以S社区作个案分析,把握S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现状、成效以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通过对产生社区网格化管理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进而提出了如何走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现实困境的路径。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一是说明了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二是分析了国内外社区管理和社区信息化的研究现状。三是介绍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及思路,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三种。四是指出本文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二部分: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介绍。界定城市社区管理、网格、社区网格化管理等核心概念,分析网络化治理理论和社区治理理论,从而为后文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以S社区为个案分析,探讨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及问题。S社区网格化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网格化管理难以摆脱“科层化”束缚;过于依赖信息技术;社区网格化建设行政成本高昂;社区网格化人员队伍建设不足;信息平台整合困难;个人信息及隐私保护面临挑战。  第四部分:深入探讨分析了S社区网格化管理所面临的问题的原因。其主要在于:多元主体参与不足;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缺乏完善的网格管理人员选拔培训机制;社区网格化管理缺乏法律依据;社区网格化管理有效性难以评估;  第五部分: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社区治理的成功经验,形成对我国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相关借鉴。通过对深圳“桃源居”模式、南京建邺模式、新加坡社区信息化模式的对比研究指出,我国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区公民文化的建设。  第六部分:提出改善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一是厘清社区网格化管理主体间的关系;二是培育多元化社会自治力量;三是提升社区管理者综合素质;四是拓宽社区网格化经费建设渠道;五是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绩效考评机制;六是强化信息安全管理。
其他文献
教育是充满智慧的劳动,它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必须为人师表,我们必须以身作则,我们必须默默奉献,我们必须辛勤育人,我们必须与时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