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后,随着我国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我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04年-2007年,我国房地产投资急剧升温,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已经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出现,危害到我国房地产市场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央行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房价,但房地产泡沫并未显著萎缩。2008年下半年至今,伴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发生逆转,房价开始下跌,交易量大幅萎缩,结束了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十年的繁荣。央行开始出台一系列提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以降低居民购房负担,增加住房交易量,减少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冲击。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实际,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走势及央行调控房地产市场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然后提出衡量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有效性,并指出制约政策调控效果的因素,最后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效果的对策建议,包括合理运用利率政策、加强对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监控、进一步增强汇率制度的弹性、采取多种手段缩短货币政策的时滞等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