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总黄酮第III部分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筛选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tian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是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民间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伤风感冒、咽喉肿痛、黄疸等。目前,各国学者对鬼针草化学成分进行广泛研究,发现鬼针草中化合物的类型主要涉及黄酮类、萜类以以及聚乙炔类等。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鬼针草具有抗炎、抗糖尿病、抗疟等功效。此外,本课题组前期药理学研究也表明,鬼针草总黄酮提取物(total flavonoids of B.bipinnata L.,TFB)具有抗肝纤维化的功效,对于小鼠肝损伤以及大鼠肝纤维化均有保护作用。为了探索鬼针草总黄酮抗肝纤维化的物质基础,本研究对鬼针草总黄酮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系统研究。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TFB的化学成分,并对化学成分进行体外抗炎活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鬼针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内容:  1.对TFB提取物第III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及结构鉴定;  2.对分离得到的单体进行体外抗炎活性和抗星状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方法:  1.鬼针草干燥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过HPD100大孔树脂柱,得70%乙醇洗脱物。通过使用多种分离手段和技术,如HPD100大孔树脂层析、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MCI柱层析等,对70%乙醇洗脱物进行系统分离。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技术,鉴定其结构;  2.采用Elisa法测定LPS刺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的含量。  结果:  1.从TFB第III部分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为:1,2,13-三羟基-5(E),11(E)-十三二烯-7,9-二炔(1),1-O-β-D-葡萄糖基-3-酮基-14-羟基-6(E),12(E)-十四二烯-8,10二炔(2),鬼针聚炔苷(3),1,2,13-三羟基-3(E),11(E)-十三烷二烯-6,8,10-三炔(4),1,3,14-三羟基-6(E),12(E)-十四二烯-8,10-二炔(5),3-O-β-D-葡萄糖-1,14-二羟基-6(E),12(E)-十四二烯-8,10-二炔(6),槲皮素(7),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8),紫云英苷(9),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0),5,3-二羟基-3,6,4-三甲氧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黄酮(11),异奥卡宁(12),异奥卡宁-7-O-β-D-葡萄糖苷(R/S)(13/14),异奥卡宁-3-甲氧基-7-O-β-D-葡萄糖苷(15/16),6,7,3,4-四羟基橙酮(17),海生菊苷(18),6,7-二羟基香豆素(19),3-咖啡酸酰基-2-甲基-D-赤藓糖酸-1,4内酯(20),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4-O-β-D-葡萄糖苷(21),丁香酚-O-β-D-呋喃芹糖(1"-6)-O-β-D-吡喃葡萄糖苷(22),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3)。  2.黄酮类化合物均不同程度的降低RAW264.7细胞TNF-α和IL-1的产生,并随浓度升高抑制增强,其中化合物7、12抑制效果最明显。  结论:  1.化合物的类型主要涉及聚炔类成分(1-6)、黄酮类化合物(7-18)以及苯丙素类化合物(19-23)。其中1和2是新化合物;化合物5、6、15、16、21、22、2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2.具有3,4邻二羟基取代的黄酮和二氢黄酮苷元具有较强体外抗炎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设定浓度的紫杉醇(0.5和1μmol/L)单独或联合(0.5和25 mg/L)卡铂分别处理Hela细胞24 h。用MTT比色法检测细
湖南省安化县云台区马路乡八角塘村农民龚寿松,全家八口人,三个劳动力,家里生活过得一般。1981年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以后,他将从事十多年的石匠工具收藏起来,专心致志从事
汕优辐06和汕优辐68系珍汕97不育系分别与我所辐射选育的恢复系辐恢06、辐恢68组配的两个杂交稻合。1982—1983年在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中,以及在蒲江稻瘟病鉴定圃中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电视新闻传播媒介异军突起,主持人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线,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与此同时,伴随着人们对主持人这个职业的思考与探索,主持人也渐渐褪去了
在棉花大面积生产中,由于肥水供应不当而造成棉花长势过旺,花蕾和幼铃大量脱落,影响产量。对生长过旺的棉花合理使用健壮素,能有效地调控棉花生育,使株型紧凑,协调营养生长
激烈PK、一掷千金、明星主持,当这些元素混搭成为一档创业节目后,能否匹敌当年《赢在中国》的神话?当然,《赢在中国》也在酝酿“王者归来”“在打造《非你莫属》之前,天津卫
水稻稳产高产是由品种、栽培技术、气象条件等三大基本因素所构成的。水稻单产的变化幅度决定于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和相互协调的程度。我县历年的水稻单产的变化幅度较大,产
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有效途径。从抗病品种的选育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根据生产要求,抓主要矛盾,确定选种目标。解决枯、黄萎病区棉花良种问题,首先要
小麦核农1号(原名1910)是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学研究所用扬麦1号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于1979年选育定型的早中熟新品种。1980年始分送各地试种。近年来,尤其在慈溪棉区与棉
湖南省湘乡县毛田乡芬水村茶场有茶园80亩,过去由于培育管理不善,杂草与茶树并肩齐长,茶场收入甚微。1984年初,42岁的村民谢意雄主动挑担,承包茶园,一定十年,每年向村上缴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