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区茂县茶山村堆积体滑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评价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茂县茶山村滑坡总体积约900万方,属大型滑坡堆积体;滑坡区坡面为凹形坡。滑坡中后部岩土体结构较松散,滑坡中前部土体较密实,滑坡受“5.12”地震及降雨的影响,滑坡表现出中后部变形较大而前缘变形较小,滑坡整体稳定,但滑坡中后部的变形造成了滑坡上农户房屋变形破坏,因此研究此类型滑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对于保护广大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地方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  文章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坡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对地震诱发的堆积体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数值和计算,对滑坡的变形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对以后的类似项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茶山村滑坡平面形态呈不规则“撮箕”形,其剖面形态为阶梯状。滑坡前缘位于岷江左岸,受水流冲刷、侵蚀影响,地形较陡;滑坡前部小型冲沟较为发育;中部为两级较宽缓平台;滑坡两侧为小山梁。滑坡空间上存在中部厚,两侧薄,前缘薄,后部厚的特点。  (2)对于滑床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可知,千枚岩和灰岩岩体抗剪强度在饱水状态下无论平行层面还是垂直层面方向均较天然状态有较大的降低,且抗剪强度参数c、ψ值均为降低。滑动带土的中剪实验结果表明滑带土饱水后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强度参数值分别下降47.6%~56%和51.3%~67.5%,故从滑带土的力学强度参数上也可以反映出,雨水入渗对与滑带土的软化效应较明显。  (3)现场试验滑坡体两侧土体的渗透性较中部小,易在降雨条件下,两侧成为相对的隔水区,坡体的中部则成为汇水区,降雨入渗对滑坡体中部的影响要大于坡体的两侧。目前在中后部存在变形区域,该区域的裂缝较为发育。通过对裂缝的形成时间进行分析认为,汶川地震后,中后缘的变形区域变形程度增加,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该滑坡发生了局部变形。  (4)通过现场调查及工程地质分析认为:滑坡中后部岩土体结构较松散,滑坡中前部土体较密实,这种差异导致了滑坡区在降雨或农户灌溉过程中滑坡体不同部位重量的不同,这也是滑坡产生蠕滑变形的动力来源之一。从勘查资料可知,茶山滑坡中前较为平直,是茶山滑坡的阻滑段,滑坡后缘由于渗透性较好,在降雨入渗重量增大后开始变形,不断挤压前缘阻滑段岩土体,由于前缘阻滑作用良好,使得前缘岩土体不断被挤密、压实,由于滑面位于前缘平直地段的地下,始终未能从前缘剪出。  (5)通过数值计算及极限平衡分析对滑坡的变形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表明降雨条件下滑坡的变形最大,总体斜坡仍处于稳定状态。通过对滑坡稳定性变形机制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议在坡体后缘和两侧分别布置截水沟和排水沟,同时利用原有的排水沟进行排水并填补地震裂缝。
其他文献
学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开发自然资源的步伐不断加快,新的工程问题也不断涌现。本文的工程实例锦屏一级、二级水电站辅助洞长约17km,最大埋深达
以全国12个煤矿的褐煤~肥煤及对应的煤系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品实验测试分析,重点讨论了矿物组分对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镜质组(腐殖组)以及壳质组(稳定
我国特别是我省边坡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特别是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开发、公路、铁路及水利水电建设中形成了大量的岩质土质边坡。边坡灾变后形成滑坡给国家和人民
滚动轴承为旋转体提供可靠稳定的支撑,承受旋转体自重及工作载荷的同时保证旋转体的回转精度;齿轮通过啮合输出或传递动力及运动。齿轮箱关键部件出现故障必然会影响设备运行的
在液压传动和控制技术中,液压动力元件是整个系统的心脏。目前,机电液一体化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是液压技术发展的趋势,而高性能液压动力元件是这种趋势的基础。因此,高性能液压动力
在科学技术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煤炭开采工作使用到的设备及工艺也发生了本质层面上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措施,在综采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让综
在系统研究新景煤矿褶皱发育特征及组合规律的基础上,阐明了褶皱形成与演化过程;基于井下观测、钻孔编录及测井解译,分析了构造煤发育特征,探讨了褶皱对构造煤发育的控制作用
西藏仁布县念扎金矿区及外围已发现了大量金矿床(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潜力较大。本次研究利用GeoEye-1、高分一号和Aster等多源遥感数据,以念扎金矿区为典型遥感研究区,
磁流变缓冲器是利用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缓冲装置,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结合月球面探测器对缓冲器高可靠性的要求及磁流变液缓冲器结构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