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病毒血症与肠道外脏器损害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324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状病毒是小儿腹泻尤其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重要致病原,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居小儿腹泻的首位。自从1973年澳大利亚学者Bishop在非细菌性胃肠炎患儿的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发现轮状病毒后,轮状病毒感染一直被认为是局限于肠道内,然而不断有轮状病毒肠炎病程中出现各种肠道外脏器损害的报道。许多学者推测轮状病毒可能逸出胃肠道形成病毒血症,进一步造成肠道外脏器感染,直接导致这些脏器的损害。本研究旨在了解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中病毒血症发生的情况,及病毒血症与肠炎的严重程度、肠道外脏器损害的关系,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存在的新的发病机制。 方法:83例急性腹泻住院患儿,年龄1月~3岁,男54例,女29例。临床表现符合急性轮状病毒肠炎,大便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大便细菌培养阴性。入院时详细记录患儿临床表现,收集患儿粪便和血液标本,用套式-逆转录PCR检测粪便、血浆、外周单个核细胞的轮状病毒RNA(RV-RNA)。4份配对的血、大便RT-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全部患儿同时检测血气、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胸片、心电图。比较血RV-RNA阳性组与血RV-RNA阴性组患儿肠炎的严重程度及肠道外脏器损害的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三维立体直方图分析,比较DWI单指数和双指数模型定量参数在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纳入57例前列腺癌根治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DWI图
脑胶质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GBM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外科手术的精准定位;②药物的靶向治疗;③疗效及预后的准确评估。  量子点(QDs)作
研究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无效或者病态造血,且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MDS转为AML患者化疗治疗缓解率低,预后差,且目前尚无针对MDS的靶向治疗药物。白血病干细胞表面表达CD123抗原目前被认为是白血病患者治疗的新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脑出血患者瘦素浓度的变化,瘦素与胰岛素抵抗、血压之间的关系,找出瘦素与脑出血的关联,为今后脑出血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方法: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症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的变化规律,评价血浆D-乳酸和DAO活性对小儿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62例患儿的血浆标本。采用分光光
  本文对超短波、被动运动对兔膝骨关节炎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伸直位制动的方法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观察了超短波、被动运动对兔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结果表
目的 观察豚鼠耳蜗微血管心钠素(ANP)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为研究ANP在豚鼠耳蜗微循环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继而进一步研究全身及局部应用心钠素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