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血浆置换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来源 :承德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淋巴血浆置换(lymphoplasma exchange,LPE)治疗急性期或复发期有进展加重或有致残可能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以期为NMOSD新疗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NMOSD患者,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方案以及实验室检查化验结果,从中选取病情处于急性期或复发期有进展加重或有致残可能性的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即大剂量静脉滴注甲泼尼松龙(intravenous methylprednisolone,IVMP)或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LP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每次LPE治疗后即第3天、7天、10天、14天的扩展状态残疾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治疗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变化、随访1个月、3个月时m RS评估远期预后,评估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变化;并评估LPE相关不良反应及置换资料。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AQP4-Ig G阳性、合并其它免疫性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好后血液学指标变化: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升高,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百分率、尿酸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升高,淋巴细胞百分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神经功缺损评分及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7天、10天、14天时的EDSS评分、m 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EDSS评分、m RS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个月、3个月复发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4.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起效时间):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0~3(中位数1)天(1例患者置换过程中约40min时出现过敏反应而终止,1例无改善),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0~14(4.81±4.32)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性别、年龄、AQP4-Ig G阳性、合并其它免疫性疾病、淋巴细胞计数及LPE不是NMOSD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6.LPE置换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LPE相关不良反应,表现为轻度过敏反应,对症处理后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1.LPE是一种有效的治疗NMOSD的方法,尤其对于难治性、中重度NMOSD患者,早期启动LPE+IVMP联合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效果显著,可能是中重度NMOSD的首选或补救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LPE安全风险低,副反应少,作为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新治疗手段是相对安全的,但仍需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行巩膜外加压(scleral buckling,SB)术后,持续性视网膜下液(persistent subretinal fluid,PSF)对黄斑区微结构、黄斑区血流及视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年8月至2021年11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确诊累及黄斑的RR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化湿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影响,分析HIF-1α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探讨益肾化湿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在本项前瞻随机开放对照试验中,我们将合并白蛋白尿慢性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至口服益肾化湿颗粒组1袋日3次或未使用益肾化湿颗粒组。所有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估值为>60ml/min/1.73m2,且伴有白蛋
学位
目的:通过研究配对相关同源框1(paired related homeobox1,PRRX1)、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乳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究PRRX1、FOXM1及SIRT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
学位
在全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资讯的渠道和方式愈发多元,随着视野的不断开阔,也开始对新闻摄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节目如何能够把握好发展机遇,维护现有受众群体的同时提高收视率,则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来优化整体水平。本文分析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结合实践经验给出几点行之有效的创新建议。
期刊
近年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两者在临床、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方面均具有相关性,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OSAHS在T2DM患者中的患病率远高于非糖尿
学位
目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在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患病率,高血压合并OH的患病率高达70%。高血压合并OH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以及患者跌倒、骨折、心血管事件发生、卒中及死亡的风险。运动干预作为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干预措施被指南推荐,且已有研究证实其降压效果;目前有氧运动也被推荐用于以非药物治疗为主的OH治疗中,但由于OH患者站立时血压
学位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于本院就诊并行手术矫治的58例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联合筋膜鞘悬吊组,英文全称为Conjoint Fascial Sheath,简称CFS。分析比较两种手术矫正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治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机率,讨论这两种术式在临床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并整理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秦皇岛市
学位
目的:观察腘动脉与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Ⅱ~Ⅲ级,年龄55~80岁,随机分成2组(每组为30例):单纯收肌管阻滞组(A组)和腘动脉与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组(B组)。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进行神经阻滞,待确认阻滞效果后,行全身麻醉诱导。在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持续自控神经阻滞镇痛。
学位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常见慢性疾病,在2015年至2017年全国31个省进行的2型DM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2型DM患病率为11.2%。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由细菌、衣原体、支原体或病毒等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也是当今世界常见的临床疾病。CAP在高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尤其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
学位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一直以来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尽早地诊断CAP及明确病原学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病毒性肺炎是CAP的一种类型,具有传染力强、起病隐匿等特点。近年研究表明,病毒性肺炎在成人CAP中所占比重呈逐渐增加趋势,其抗感染治疗方案与典型细菌性肺炎治疗方案不同,因此从CAP中早期甄别出病毒性肺炎有利于精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