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含量分析及降糖活性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rockylia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是我国传统的多用途经济作物,也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中药之一,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本文研究了紫苏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含量分析及其降糖性质。文章以紫苏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运用微波辅助提取方法对紫苏根、茎、叶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其次,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不同种源地紫苏的黄酮含量在生长期的动态研究进行分析,探究其含量与试验地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最后,将紫苏黄酮致力于开发利用,探究其降糖性质。具体试验结果如下:以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从微波辅助提取方式中确定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最终得出:微波辅助法提取紫苏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70~90%的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10:1~20:1mL/g、微波时间25~35min、微波功率120~385W。用响应面Box-Benhnken优化技术对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加以完善。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紫苏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30.2min、微波功率253.22W、液料比13.40:1mL/g,黄酮提取率为4.41%;紫苏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30.81min、微波功率272.84W、液料比16.31:1mL/g,黄酮提取率为2.27%;紫苏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30.16min、微波功率269.49W、液料比14.97:1mL/g,黄酮提取率为7.83%。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分析了不同种源地紫苏的黄酮含量。最终得出:就紫苏根而言,各种源地根中总黄酮最高含量产生在7月中旬,其中云南种源地的总黄酮含量高于其他种源地;就紫苏茎而言,各种源地茎中总黄酮最高含量产生在6月末,其中甘肃种源地的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种源地;就紫苏叶而言,各种源地叶中总黄酮最高含量产生在7月中旬,其中甘肃种源地的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种源地。通过对紫苏黄酮含量与试验地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黄酮含量与气候因子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温度、日照时间和降雨量对其影响显著。日照时间与其呈正相关,降雨量与黄酮含量呈负相关。本论文还考察了紫苏根、茎、叶中的黄酮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了不同剂量的根、茎、叶提取物对小鼠血糖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紫苏根和茎中的提取物对小鼠的血糖几乎没有影响,紫苏叶中的黄酮提取物在600mg/kg.bw剂量下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具有一定的辅助降血糖作用。400mg/kg.bw剂量下小鼠血糖有下降的趋势,但降糖效果相对于高剂量组的紫苏叶黄酮提取物要小得多。紫苏叶黄酮提取物为200mg/kg.bw时,由于剂量过低,导致小鼠血糖无明显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阴道毛滴虫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在2.5×10^6个/ml滴虫培养液中加入双氢青蒿素1 mg/ml。37℃培养3和3.5 h,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培养2.5和4 h进行透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结扎的最佳方法及技巧。方法将300例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脐带结扎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脐带结扎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分
吉杂90是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96年以4190A为母本,9060R恢复系为父本组配成的高粱杂交种.该杂交种矮秆、早熟、高产、稳产、抗叶斑病、抗丝黑穗病、抗蚜虫、抗倒伏.
介绍我院2004年以来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举措和管理体会。通过建设家居式的"三化"就医环境,积极开展特色服务,实行家居式开放病房管理,开展富有精神科特色的人文关怀服务,大力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