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文化研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几十年来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已取得众多成果。就楚礼的研究而言,目前学者们的目光多集中于《楚辞》和考古资料,对《左传》中楚礼的关注则相对较少。《左传》既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史学、文学著作,同时也被认为是三《礼》之外又一部重要的礼学著作,该书中关于礼的记载也时常被研究先秦礼的学者引为例证。在《左传》一书中有着大量关于楚礼的记载,可是我们在翻阅该书时却不难发现在《左传》一书中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楚礼:一、宣扬礼仪道德,讲究尊卑等级,与中原周礼没太大区别的“周式楚礼”。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与中原周礼相区分的“土著楚礼”。探讨这种差异的来源,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全面的把握楚礼的内容。而且,通过对《左传》中的楚礼进行研究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左传》作者借叙史来宣扬其礼学观念的写作目的。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在此章笔者主要对此前学界关于《左传》礼、楚礼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一个简单梳理。第二章对楚礼研究所涉及的相关名词——“礼”、“礼与俗”、“楚民族”、“楚文化”以及“楚礼”的内涵进行了解释说明。第三章对《左传》中所涉及的楚国吉、凶、宾、军、嘉礼进行简单梳理。第四章结合第三部分的梳理分析《左传》中所呈现出的特点,即:在《左传》中,楚国所行之礼在外交上是以“周式楚礼”为基准的,而在婚姻祭祀方面往往是以“土著楚礼”为依据。作者在对这两种楚礼进行评价时,对于“周式楚礼”表现出的是褒扬的态度,而对于“土著楚礼”则往往是贬斥的态度,且“土著楚礼”还往往同无礼、违礼相混杂。与此同时,《左传》中的楚礼还表现在花重笔墨描写礼所体现的道德价值意味而忽视具体的礼仪、礼器。第五章分析上述特点出现的原因为:作者借叙史来宣扬礼仪道德的目的导致作者在选材上以军国大事与朝聘交往为主。同时在具体的论述时,《左传》的作者通过对比,以“周式楚礼”为尺度来解释国家兴衰的缘由和人物命运的走向。最后得出结论我们以后在研究楚国文化、楚礼时,应当注意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左传》中所记的楚国历史资料。同时我们还当把握由于社会变革而导致的史官角色的转变,催生了《左传》作者借叙写历史来宣扬礼学观念的写作目的。理解《左传》的文学性、虚构性,在研究其所记录的历史事件、人物、其所反映的礼乐文化都持有更加审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