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C/ERK信号通路在氯胺酮调控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ututu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分组给予不同浓度的氯胺酮(0,100μM,200μM,500μM,800μM,1000μM),MTT法和BrdU掺入法检测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PKC-α和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  结果:1神经干细胞培养鉴定细胞培养三天后,细胞呈集落生长,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圆形神经球,悬浮生长。经6-7天培养后,大约形成几十或上百个神经球,大小不一,神经球直径增加,边缘细胞遮光性强,直径较大的神经球中心的细胞遮光性较差,神经球大多悬浮生长,有少量贴壁生长。生长六天的神经球呈Nestin免疫反应阳性,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显绿色荧光;添加胎牛血清,撤去EGF、bFGF后,神经球在4h内均贴壁,多数细胞从神经球的中心向周围迁移并分化成不同形态的细胞。大部分细胞分化为βⅢtubulin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和GFAP反应阳性的星型胶质细胞。  2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MTT法和BrdU掺入法结果均显示氯胺酮能抑制神经干细胞增殖,100μM的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200μM,500μM,800μM,1000μM的氯胺酮能显著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3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氯胺酮能够显著降低神经干细胞细胞内Ca2+浓度,且随氯胺酮的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4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细胞细胞膜PKC-α的影响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100μM组PKC-α表达没有差异(P=0.257);200μM,500μM,800μM,1000μM组PKC-α分别比对照组减少0.20(P<0.05),0.26(P<0.05),1.1(P<0.001),2.8(P<0.001)倍。  5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细胞p-ERK1/2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100μM组p-ERK1/2表达没有差异(P=0.975);200μM,500μM,800μM,1000μM组p-ERK1/2分别比对照组减少0.47(P<0.05),0.58(P<0.05),1.1(P<0.01),1.5(P<0.001)倍。  结论:1.氯胺酮能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且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2.氯胺酮降低神经干细胞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抑制钙离子依赖的PKC-α活性,减少神经干细胞p-ERK1/2的表达。氯胺酮抑制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依赖于Ca2+→PKC-α→ERK1/2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桑叶为传统的降糖中药材,已有大量研究证明,桑叶的生物碱、黄酮和多糖有效部位在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方面效果显著。本研究通过运用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和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比较桑叶的各降糖有效部位的体内外降糖作用,此后对各有效部位的降糖机制进行一定的探索,以期为桑叶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提供实验依据,为研发糖尿病新药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1.采用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KKAy小鼠模型,预实验得出动物的
目的:本课题旨在揭示C333H药代动力学特性并配合新药注册,获得基本的动力学参数并阐明动态变化规律,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方法:(1)建立了以乙腈沉淀蛋白为前处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