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贝氏体球铁磨球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j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氏体球墨铸铁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采用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可获得以贝氏体为基体的球墨铸铁。研究贝氏体球铁磨球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为球墨铸铁磨球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获得高性能的球墨铸铁磨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利用材料性能模拟软件JMatPro,得到了添加合金元素的球墨铸铁的热物性参数和等温转变曲线;基于传热学理论,结合低合金球墨铸铁磨球(直径80 mm)油淬带温等温回火处理的实际情况,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磨球在油淬和等温回火阶段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基于冷却曲线,结合 Scheil叠加法则和相变动力学,利用MATLAB编写程序,对组织场进行求解,得到了磨球油淬和等温回火阶段组织场的变化规律;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洛式硬度计等设备,对油淬带温等温回火处理后磨球的组织形貌、硬度等进行分析;通过拉伸实验、冲击实验,研究了油淬带温等温回火工艺参数对磨球材料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油淬阶段,磨球由表及里,冷却速度不断降低,当油淬阶段结束时,磨球内外温差较大,在此阶段有极少量的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等温回火阶段,表面温度直接升高至300℃,心部温度先降低后升高,最后达到300℃,此阶段只发生贝氏体转变,转变量约为98%。组织转变过程中产生潜热,但对温度场的影响不大。  经油淬带温等温回火处理后,球墨铸铁磨球由表及里,硬度逐渐降低,表面硬度为56.2 HRC,心部硬度为51.2 HRC,平均硬度为53.9 HRC,磨球的组织主要为细针状的下贝氏体,表面处出现了少量的马氏体,心部有少量的上贝氏体出现,这与组织场的模拟结果基本相同,定性地验证了组织场模拟的合理性。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磨球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随出油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等温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冲击韧性则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出油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随等温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本研究球墨铸铁磨球理想的热处理工艺为:奥氏体化温度920℃,出油温度220℃,等温温度300℃。处理后,磨球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硬度最高可达到56.7 HRC,冲击韧性可达到74.5 J·cm-2,拉伸强度可达到1372.9 MPa。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目前铅锌铜矿床成矿分析过程存在的问题局限,本文以实际开发项目为例,分析了其所处的成矿地质背景,并提出了成矿构造类型与特征,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广西;花鱼岭;铅锌铜矿床;成矿构造;特征  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1-0235-02  引 言  铅锌铜矿床的成矿构造,应在明确其所处矿区矿床的成矿地质背
倒装芯片键合设备的键合精度是衡量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芯片键合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倒装键合头是设备工作过程中与芯片直接接触的关键零部件,其定位精度的保证尤为
选煤工艺是否先进、科学,直接影响到选煤厂选煤质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创造.正因此,设计具备先进行、合理性、科学性的选煤工艺及其流程,成为各个选煤厂的主要研究重点.基于此,本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室内设计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首先结合实际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建筑室内设计现状;其次,介绍了可
铁合金行业传统的人工管理形式由来已久,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工作量大、繁琐、容易出错、工作效率低,已明显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有必要加以改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
藏一坛老酒,是中国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多年之后,老人庆贺寿辰、孩子金榜题名、喜结良缘,美好时刻开启,品着醇厚美酒,沉浸在浓郁的亲情和喜庆气氛中,别有滋味我们虽无法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