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住宅设计是从“建筑学”或者说是从“建筑师”的立场来探讨住宅有用性的学问。而住宅的适应性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从住宅“使用者”的立场来分析住宅舒适度、方便度以及使用的健康性和周期性的学问。换言之,传统意义上的住宅设计是以”建造者”的立场来研究住宅设计的,而住宅的适应性设计是从“使用者”即业主的立场来研究“住宅”这一建筑本体在日常生活中居住的实用性。所以本文提出的住宅的适应性设计与从事实际设计工作的建筑师们以及开发商还有建造住宅的建筑学是持有不同视角的。
文章首先从居住群体(80后青年群体)对住宅的刚性及软性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对合肥市住宅使用现状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考察,随后对这一群体心理生理、生活习惯、住房消费以及居住行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分析对比,对青年住宅的适应性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与变化的生活方式引发的居住需求不断调整使得住宅适应性的不足凸显的越来越快,当这种不足程度达到一定程度,住宅就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住宅即发生更换。在本文的第三章,笔者从“家庭生命周期”这一角度着手,考虑人们在家庭生命周期内生活方式和居住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想让住宅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在“家庭生命周期”维度上的适应性设计。因此本文以“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对住宅的适应性设计方法做出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并做出了实际案例的设计研究。
最后,本文从住宅与环境的关系、人们居住观念的改变等角度对80后青年住宅的适应性设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