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德格土司地处川、青、藏三省交界,历史上就是藏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塞。明末清初,德格土司平抑各教派势力,奉行不分教派,一律扶持的宗教政策。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使得藏传佛教各教派在德格土司辖区获得极大发展。寺庙与土司结盟,成为土司家庙,宗教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建立起彼此依赖的政教联盟。在经过民国初期和刘文辉主政四川时期的改革后,特别是德格地区获得解放以后,土司制、农奴制和宗教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变革的条件初步具备。1956年到1960年,甘孜藏区经历了长达5年的民主改革,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迁,德格土司辖区也从农奴制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本文运用历史学的方法,以档案资料和民主改革前后的社会调查为基础,对德格土司辖区民主改革前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导致的宗教变迁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且梳理了德格土司辖区的发展和改革脉络,在肯定民主改革对于藏区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探讨了民主改革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全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德格土司辖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材料运用和文章的基本思路。正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概括介绍德格土司辖区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宗教格局。第二部分研究了民主改革前德格土司辖区的政教关系特点,重点从土司头人、寺庙、普通农民、农奴之间的政治、宗教、经济关系展开论述。接着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论述了刘文辉时期德格土司辖区的改革。第三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重点研究康区特别是德格土司辖区的民主改革。以时间为主线,从十八军进藏一直到1960年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德格土司辖区政教相辅的制度宣告结束,代之以藏族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第四部分是研究民主改革这一历史巨变带来的康区特别是德格土司辖区的宗教变迁。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变化与宗教变迁的关系加以阐述和说明,从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方面较为全面的理解民主改革和宗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