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逐渐拥有复现部分人工作业的能力。在珍珠分选过程中,珍珠形状分级主要依靠人工来进行,然而人工只能同时对一颗珍珠进行等级判定与分选,大量分选带来的疲劳作业会导致分选准确度和效率的降低。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珍珠形状分选系统,通过工业相机获取随机摆放的多颗珍珠图片,利用计算机对珍珠进行形状分级与定位,并引导机器人完成对珍珠的分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逐渐拥有复现部分人工作业的能力。在珍珠分选过程中,珍珠形状分级主要依靠人工来进行,然而人工只能同时对一颗珍珠进行等级判定与分选,大量分选带来的疲劳作业会导致分选准确度和效率的降低。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珍珠形状分选系统,通过工业相机获取随机摆放的多颗珍珠图片,利用计算机对珍珠进行形状分级与定位,并引导机器人完成对珍珠的分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分析珍珠轮廓特征,珍珠表面光学特性,珍珠分选过程的基础上,设计基于机器视觉的珍珠形状分选系统,对工业相机、镜头、光源、照明方式等系统硬件进行选型。(2)针对工业相机直接获取的珍珠图像轮廓不清且受噪声干扰的问题,使用图像增强技术提高珍珠边缘轮廓与背景的对比度,采用图像滤波算法改善图片质量。对部分珍珠相互接触的问题进行分析,使用形态学法处理滤波后的珍珠图像,优化珍珠区域,对传统的分水岭方法进行改良,实现对不同接触度的珍珠的快速准确分割,并对珍珠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根据珍珠形状特征,建立珍珠形状参数模型,计算珍珠质心坐标,提出多个适用于形状分级的形状特征参数。(3)本文将分选机器人本体简化为相连的连杆机构,使用D-H法建立坐标系及运动学方程。使用Matlab机器人工具箱进行正运动与逆运动的运动学分析,并建立Dobot机器人模型,实现了分选机器人的仿真和轨迹规划,分析了分选机器人各关节位置、速度以及加速度等参数,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4)本文在硬件选型的基础上搭建了基于视觉的珍珠分选机器人实验平台,并完成视觉系统的手眼标定。对存在相互接触的珍珠进行识别、分割、定位、形状参数的计算与形状分级,并对不同形状等级的珍珠进行分选。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相互接触珍珠的分割准确度较高,综合多个形状参数为依据对珍珠的形状分级效果较好,珍珠质心的定位与分选准确度较高,符合系统的设计要求。图101幅,表13个,参考文献72篇。
其他文献
谷子是一种重要的杂粮作物,营养丰富,食用和药用价值显著。但在其种植过程中,受到杂草的危害较为严重。苯磺隆属磺酰脲类除草剂,用来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若使用不当易对作物产生药害。生物质炭是一种多功能材料,不仅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吸附有机污染物,还能促进作物生长。本试验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以张杂谷10号和晋谷21号为研究对象,探究生物质炭(0、1%、2%、4%)对谷子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生物质炭(0、
草坪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缕草属(Zoysia Willd.)植物是优良的暖季型草坪草之一,具有耐旱、耐践踏、耐磨损等特点,但在秋季低温时常表现为褪绿、枯黄,严重影响草坪的坪用质量,同时也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在北方地区的应用。因此,研究结缕草在衰老过程中氮代谢、叶绿素代谢特性的变化规律,可以为揭示结缕草氮代谢及叶绿素代谢的调控机制奠定科学依据,进而为后续延长结缕草绿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
起绒织物具有质地轻、保暖性好、坚牢耐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等传统行业中。至今为止,起绒织物的表面质量的检测方法仍然以传统的人工检验为主,但是人工检测效率低、精度不稳定,无法满足纺织行业自动化、柔性化的发展需求。本文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到纺织品检测领域,从系统设计、图像处理算法、三维模型建立等方面对起绒织物表面进行检测,达到提高起绒织物检测的自动化程度的目的。论文的主要内容为:(1)根据起绒
近些年,自然灾害频发,由于基础信息缺失,救援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有效救援时间被迫推迟,造成人员受到伤害甚至亡财产遭受损失,各级政府部门对各种灾害的预防更加重视,互联网技术发展日益成熟,使得响应应急事件的时间日益缩短,加速了应急数据资源服务系统的建设。应急数据资源服务系统是当应急事件发生后或应急事件预警发布后,为开展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救援、预防活动,需要依据经济、人口、重要目标定位、救援队伍情况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猪肉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大量的养猪场随之出现,由于我国对规模化猪舍以及对舍内环境智能化控制缺乏广泛应用,每年养猪产生的经济效益不甚理想。而养殖的经济效益直接受到了舍内环境和猪舍设计的影响。为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规模化猪舍的设计和实现舍内环境智能化控制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对猪舍进行总体规划设计:设计一个满足万头猪只的现代化养猪场。首先是猪场的总体设计其中主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取代人工已成为各行业的趋势。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本文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毛笔书写机器人系统。通过采集待临摹文字图像,提取待临摹文字的特征,引导机器人完成书写,并对书写结果进行相似度评定。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毛笔书写的传承与弘扬。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毛笔书写机器人系统,对系统的硬件进行分析与选型,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的软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一种将电子技术与织物高度融合的智能产品,在保持舒适性的同时还可以发挥其特定检测功能,因而在健康监测、湿度检测、环境检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单元、执行机构三部分,传感器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的核心元件,是获取人体特定信息的关键器件。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现有气体传感器作为健康监测设备的核心元件,存在体积大、成本高、制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