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导航系统设计及算法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传统的惯性导航系统很难满足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V)的精确导航、定位的要求,仅靠提高惯性传感器的性能来提高的导航、定位精度是非常有限的。本文以实际科研项目为背景,对以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SINS)为核心,GPS导航系统和COMPASS为辅助导航设备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实现了导航系统的仿真设计。主要工作有:首先分析了惯性导航系统和水下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其次介绍了惯性导航系统的导航原理和基础理论,建立了AUV坐标系体系,对AUV捷联惯导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力学编排。然后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导航参数误差方程,并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对准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对SINS/GPS/COMPASS组合导航进行了探讨,结合卡尔曼滤波技术,建立了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在Matlab环境下分别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设计和组合导航系统设计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SINS/GPS/COMPASS组合导航对SINS误差随时间不断加大的现象起到了较好的抑制作用,适合AUV长时间航行后浮出水面进行导航修正的情况。
其他文献
相比于传统路由机制,网络编码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例如可以提高网络吞吐量,增强了网络鲁棒性等。另一方面,参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一旦被污染攻击,便会导致“污染扩散”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信息共享空间概念、特点和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并详细论述了模型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主要集中于在能量受限的传感器节点上实现简单的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强等)采集、处理与传输。然而,随着监测环境的日趋复杂多变,由这些传统传感器网
无线信道天然的开放性,使得信息的安全传输尤其重要。现行移动通信的安全机制主要依赖于基于计算安全的加密体制,而移动环境下,密钥的分发与管理成为实现这种机制的重要挑战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时流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视频会议、网络直播、监控系统等。随着流媒体技术应用的推广,人们对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无线通信应用的普及,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和宽带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资源和需求之间的这一矛盾,无线通信技术开辟了两个途径:一是寻求更高效的调制机制,
近年来,随着视频编码技术和流媒体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流媒体传输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如何高效地开发出功耗低、性能稳定、
随着TD-SCDMA,CDMA2000和WCDMA技术标准的商用,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已经迈入了3G时代,但是GSM的优势却仍然不容忽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GSM网络,其庞大的用户群以及良好的用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2G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率最高、覆盖最广的移动通信系统。随着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商用,2G与3G网络的融合势在必行。GSM终端测试仪,是在已有的TD-SC
对于移动通信领域,IMS的出现不仅仅能够带来丰富的移动多媒体业务,而且将使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和应用模式出现前所未有地改变。基于IMS架构实现的流媒体服务器为这些丰富的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