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响应型阿霉素磁性复合纳米粒的制备与体外实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l770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制备了可用于肿瘤治疗的氧化还原刺激‐响应型的磁性纳米药物。方法:首先利用高温水解反应制备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为了改善其易氧化和团聚的特性,采用聚丙醇方法制备了SiO_2@Fe_3O_4磁性纳米粒。在SiO_2表面偶联模型药物阿霉素,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载药率和包封率。PMASH和PVP通过氢键连接对SiO_2@Fe_3O_4纳米粒表面进行包覆,在氯胺T的氧化下形成二硫键键网。对二硫键修饰磁性纳米粒的核磁共振实验,考察其在体内成像的可行性;在不同谷胱甘肽浓度下二硫键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扁平苔藓患者皮损处的表达,探讨两因子在扁平苔藓发病过程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于2011年1月~2012年7月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符合扁平苔藓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诊断的患者30例为病例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19-68岁,年龄平均为42±6.42岁。全部病例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未曾应用免疫抑制剂、类固醇
学位
目的: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及其上游相关激酶粘着斑激酶(FAK)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ERK2和FAK与正常人皮肤组织中ERK2和FAK表达水平的差异,讨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粘着斑激酶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所具有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FAK-ERK通路与寻常型银屑病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从而为银屑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实验病例组选取了2011年1
学位
目的探讨TGF-β1和IL-17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皮损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皮肤性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中符合入选条件的BP患者30例及本院急诊外科健康对照者30例,收集其皮肤病理组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各组皮肤组织标本中TGF-β1及IL-1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TGF-β1在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组织中以基底层阳性表达为主,而在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较病例组为强。I
学位
目的:根据已知的天疱疮发病机制,尝试检测血液循环中的特异性天疱疮抗体亚型表达,并探讨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以期寻找出适合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随访的指标。方法:以兔舌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液循环中的天疱疮自身抗体亚型的荧光强度,分析其在各型天疱疮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活动性的关系。结果:1.所观察的21例天疱疮患者中17例为寻常型天疱疮,2例为红斑型天疱疮,2例为落叶型天疱疮。检测的17例寻常型
学位
目的:探讨负压抽吸结合局部灌注聚桂醇治疗腋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应用负压抽吸结合局部灌注聚桂醇的方法对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门诊的17例腋臭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对比腋臭程度指数。结果:1.术前腋臭程度指数与术后1个月腋臭程度指数比较,P<0.05,认为术前、术后1个月腋臭程度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术后1个月腋臭程度
学位
目的:探讨抗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抗体、抗IgE抗体、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CIU)发病的关系。探讨血清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 BlyS)
学位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银屑病皮损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OPN与银屑病的PASI评分、各临床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探讨OPN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方法:1、收集1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OPN的表达情况。2、采用ELISA方法对比检测5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
学位
研究目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是一种常见于早产儿的慢性肺损伤疾病,炎症是造成肺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BPD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肺泡上皮细胞过度凋亡相关。PTEN (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MAPK等多种细胞内
学位
丙环唑与苯醚甲环唑是一类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杀菌剂,目前二者在工业上生产时,粗产品中存在10%~15%的异构体,本文设计并采用新的路线来制备高纯度的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苯并呋喃类衍生物具有杀虫、杀菌、除草、免疫抑制剂等生物活性,以其为活性基团进行结构改造是农药开发的热点。本文在环唑类化合物良好的杀菌活性基础上,结合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在农药上的广泛应用,设计将三唑、1,3-二氧戊环与苯并呋喃环拼合
学位
背景布地奈德(Budesonide, BUD)是一种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非卤代糖皮质激素,由两个差向异构体22R-和22S-布地奈德含量大约1:1组成。临床上主要用于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目前尚无右布地奈德粉雾剂的人体药动学研究和布地奈德口服给药后两差向异构体的立体选择性人体药动学研究报道。目的一是建立快速、灵敏、专属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人血.浆中单一差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