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305例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病例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总结以往的临床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形成行业认可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及制订规范提供循证依据。研究方法:收集整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间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病例305例,对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诱因、发病次数、发病季节、临床证型、治疗方法、住院天数、预后转归及患者各项临床检查检验结果等项目列表统计,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的305例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男性患者115例(37.70%),女性患者190例(62.30%),男女患者人数比例为1:1.65。发病年龄25~89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0.62±12.99)岁,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155例(50.82%)。291例(95.41%)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少数患者由劳累、外感或情志不畅引发疾病。8例(2.62%)患者第二次发病,此类患者多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基础性疾病。带状疱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23.61%)、夏(36.39%)季节发病居多。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3.56±2.67)天。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预后良好,249例(81.64%)患者疼痛缓解,病情好转出院,56例(18.36%)患者痊愈。带状疱疹的发生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很大关系,临床检查发现带状疱疹患者多合并其他疾病。结论:1、带状疱疹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2、本病发病多无明显诱因,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二次发病。3、治疗上中医早期予以清肝泻火、解毒止痛药物,后期予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药物,西医予以抗病毒药物,疼痛明显者可给予止痛药或小剂量激素短期口服缓解疼痛。4、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辅以神灯、高能窄谱红光照射,耳穴压豆,针刺等物理治疗手段,可有效减轻疼痛。5、本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