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创新——马龙潜主客体结构论文艺学观念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xhs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西方后现代思潮的涌入,“反本质主义”、“超越主客体”、“消解文艺学边界”、“超越对象性思维”等“新的美学观点”颇为流行,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却呈日渐边缘化的趋势。在此种背景下,马龙潜坚守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园地,对文艺本质这个文艺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从文艺主客体关系角度提出了主客体结构论文艺学观念,并初步勾勒出其体系框架的基本面貌。 马龙潜在对以往的客观再现论和主体表现论文艺观进行辨识的基础上,提出颇有见地的学术新论--主客体结构论文艺观,认为文艺的本质既不在单一的主体,也不在单一的客体,而是在文艺主客体相互依存、双向逆反的关系结构之中,并具体从观念形态、历史形态、文艺活动和文艺类别所表现出来的文艺主客体结构论的特性和功能,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其鲜明的问题意识、对传统思维方式的突破和提升、对学术资源的整合与兼容,使文艺基础理论这一传统领域的研究焕发出蓬勃生命力。 马龙潜提出的主客体结构论文艺学观念,还只是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其中还有许多观点尚须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还有许多理论环节尚待进一步明晰和展开。
其他文献
“人人做诗人,个个当画家”  1907年,俄罗斯汉学家阿克列谢耶夫由北京乘火车到达天津,然后租船顺大运河南下来到古镇杨柳青。阿克列谢耶夫后来在《1907年中国纪行》中写道:“我不知道世界上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国人民一样用如此朴实无华的图画充分地表现自己。这里描绘了他们多彩的生活、神奇的世界,有讲述传说、寓言、神话的;有进行道德教育、针砭时事的;有漫画,桃符,画谜;还有张灯结彩和披红挂绿的年画。”  阿
本论文发现白先勇的小说有着深沉厚重的悲剧意蕴,其小说建构的文本世界是以浓郁的悲剧意蕴为底色,呈现出其独特的悲剧样貌与风采。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不但从文化、政治、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