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国家男子排球队进攻过程中的垫传区域及进攻效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9年世界男排联赛、2009年亚锦赛、2010年世界男排联赛、2010年亚运会的比赛录像进行分析、研究,应用Date video软件对40场比赛进攻过程中的垫传区域进行统计在明确了垫传区域概念的基础上,确定了中国男排进攻过程中垫传区域测量的内容方法和标准,从起点、弧度、落点、二传与落点关系四个方面对中国男排进攻过程中垫传区域及进攻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初步探讨垫传区域和进攻效果的关系,有助于中国男排了解自身情况,为中国男排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同时也为今后中国男排垫传区域数据库的建立奠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一攻过程中,不同的起点对进攻效果的影响较小;不同弧度对进攻效果影响显著;不同落点与进攻效果达到显著性差异的水平;不同落点与二传的关系对进攻效果的影响较小。2.再攻过程中,不同的起点、不同弧度、不同落点、不同落点与二传关系的进攻效果都具有显著性差异水平。3.防反过程中,不同起点、不同弧度时的进攻效果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不同落点时的进攻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落点与二传的关系与进攻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水平。4.战术打法中,如今运用最多的是4号位快攻(平拉开中的平四),占24.58%,其次是2号位强攻、4号位强攻、2号位后排进攻、3号位快攻、2号位快攻和3号位后排进攻的进攻次数次之,分别占14.54%、14.38%、13.33%、12.01%、10.00%和9.48%。5.中国男排与不同实力的对手比赛时,由于垫传区域的各类指标不同,所以各指标对进攻效果的影响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