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s)是成人前纵隔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47%,纵隔肿瘤的15%21.7%,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0.2%1.5%。手术切除范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病理分型和Masaoka-Koga分期是TETs公认的独立预后因素。TETs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赖于病理分型和分期,因此治疗前准确预测TETs的危险分级,对指导临床治疗决策至关重要。当前,影像学检查对治疗前TETs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目前TETs患者的常规成像方式,可以提供关于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均匀性、浸润程度等详细形态学信息.但是由于这些检查方法多依赖于定性参数进行诊断,故难以客观地对TETs的病理亚型和分期进行精确的定量评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图像处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发展,医学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它是通过对医学图像中每个像素的强度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数学分析与运算,以量化评估由于基因组亚型、细胞增殖或凋亡、代谢活性、血管结构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肿瘤异质性的有利工具。与常规成像的形态学分析相比,纹理参数通过逐个像素分析提供了更加详细和定量的肿瘤结构信息。然而,目前尚无研究证实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纹理分析能否提高预测TETs危险分级的效能。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图像纹理分析技术能否提高TETs病理亚型和分期的预测效能。目的:探讨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扩散加权成像(DWI)纹理特征预测胸腺上皮肿瘤(TETs)病理亚型和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TETs患者。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低危胸腺瘤(low risk thymoma,LRT)、高危胸腺瘤(high risk thymoma,HRT)和胸腺癌(thymic carcinoma,TC)三组间,以及早期和进展期TETs组间ADC值和最佳DWI纹理特征的差别。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鉴别诊断效能。结果:LRT和HRT的ADC值显著高于TC(P值分别为0.004和0.001),同时早期组也显著高于进展期TETs(P<0.001)。经纹理特征选择,7个和9个纹理特征分别在鉴别TETs病理亚型和分期上具有较高效能。在鉴别LRT与HRT和TC时,V312获得了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875;联合ADC值和V312获得了最高的鉴别效能,AUC值达0.933。另外,在鉴别早期和进展期TETs时,联合ADC值和V1030也获得了相对较高的诊断效能,AUC值为0.772。结论:DWI纹理分析有助于鉴别TETs的病理亚型和分期,联合ADC值和DWI纹理特征提高了TETs危险分级的预测诊断效能,对治疗前TETs的预测评估具有潜在的临床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