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fo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难就难在农民,而农民问题主要就是就业和收入的问题。虽然我国近年来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现实障碍。论文共5章,在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为遏制城乡发展的失衡现象,加快解决二元结构的突出矛盾,党中央近年来一方面在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了统筹解决五个矛盾的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举措,使矛盾有所缓解。但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解决,不但要靠中央政策向“三农”倾斜,而且要靠工农、城乡的直接互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而要形成这个新格局,最大的障碍就是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体制。而要改变这个根深蒂固的体制,不全面推进各个领域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是很难实现的。为此,中央采取了先行试点的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这些理论各自适用的范围;第三章介绍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由来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与阻碍因素。第四章分析了成都作为两个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正在对造成城乡分隔和不平等的户籍、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制度、财政制度,阻碍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土地制度、金融制度、投资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城乡行政体制、规划体制、基层组织体制、干部体制进行的改革,这些措施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也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经过城乡统筹规划,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以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理顺管理体制、构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完善运行机制为核心的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已取得较好的前期探索成效,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但在成都试验区,尚存在着一些影响进步改革发展的深层难题。例如,成都市大力推广“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其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可能成为瓶颈;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创新土地管理方式、探索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利用和土地利益统筹分配的新办法、创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办法,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农用地规模流转办法,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可能存在交易不规范,农村阶层分化的风险;其次,正在推行的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多层次、多元化保障体系,统一农村、城市社保医保体系的目标,在框架体系初步建立后,实际生活中覆盖范围依然十分有限。另外,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已有显著成效,但受限于国家整体环境,尚未成龙配套。第五章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包括继续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就地转移;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完善城乡综合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入城的后顾之忧;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以点带面的突破。并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受长期以来二元户籍制度和经济结构影响,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重重,在试点地区通过先试先行获取局部经验的同时,国家在政策、法律层面的一些历史束缚也应尽早打破,使综合配套改革更好地进行,并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城镇扩张占用耕地的面积不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也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如何协调城镇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以及
说话能力是青少年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其构成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主要是思维阶段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转换阶段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表达阶段运用语音语体等的能力.培养说话
近两年,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和财政资源的进一步收紧,“伊斯兰国”在军事上的崩溃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剩下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对“伊斯兰国”的军事胜利并不意味着和平的到
报纸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来发展地区经济,而建设用地的预测在国际上尚未有公认的方法。因此,如何合理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就成为政府和许多专家学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
当前,中国农业产业集群竞争恶劣、创新乏力、知识网络很不发育。新经济背景下,知识和创新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网络恰恰是知识创新和传播的有效途径。针对农业产业集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进行土地动态监测,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地理环境特征监测的空间尺度的适宜性对遥感提出了多分辨率的需求,同时,不同的全
清代的茶叶贸易主要分为官茶、商茶两大类。政府对其管理主要采取颁行茶引的方式,通过对茶引的严格控制实现对茶叶贸易的控制,目的在于把茶叶贸易利润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催生出了失地农民这个急剧膨胀的社会群体。由于我国征地制度不完善,补偿标准过低,就业安置日渐势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