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姻缘传》与《聊斋志异》女性观比论

来源 :湖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f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回的《醒世姻缘传》与12卷的《聊斋志异》皆为鸿篇巨制,作者本人的许多观念都会在如此长的篇幅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本文以学术界一些学者认为西周生就是蒲松龄的观点作为出发点进行思考质疑,从分析《醒世姻缘传》与《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入手,分四章进行论述。先分析两书中各自包含的女性形象,再将两书中出现的同类型情节中的女性进行对比,然后从几个方面提炼出两书作者各自的女性观进行对比,最后总结出两书的作者在女性观上的极大差异的结论,企图在西周生与蒲松龄是否为同一人的问题上做出某种程度的解答。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女子的一生都是由其对于婚姻的意义来进行评定的,女人是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与生存的。既然女人的一生都被婚姻所掌控,将女性按照其所处地位来进行分类自然能更好地体现作者的女性观。《醒世姻缘传》中有众多形象特征各异的女性,故论文第一章将《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按妻子、妾、妓女进行分类,每类中提出最具代表的几个女性进行具体分析。而《聊斋志异》受作者严重的男权思想影响,导致形象丰满且值得一提的女性较之《醒世姻缘传》少了很多。为了更好地与《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第二章按妻子、自甘卑贱的贤妾、矢志不渝的妓女、花狐鬼媚即纯粹献身的女子四个部分来进行分析论述。整部《聊斋志异》中,只有妻“敢”“不贤”,其他所有女性都是千篇一律地符合男性审美需求的“贤”,故第一节将妻子形象分为贤妻良母形象和被惩戒的“不贤”之妇形象进行分析论述。两书中各自的女性形象分析结束后,第三章将两书中出现的同类型情节中的女性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则据前三章的分析提炼出两书各自所体现的女性观,并将它们进行一一对比。最后的结语总结两书作者在女性观上的极大差异,进而得出西周生与蒲松龄可能不会是同一人的结论。
其他文献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COSMO-CLM(CCLM)模拟的1960—2100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及2000年中国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强度-面积-持续时间(Intensity-Area-Duration,IAD)方法,以全球升温1.5
经由数字技术所创作的动画影片是当下全球电影市场最为热门的作品类型,其中担任重要表演任务的虚拟动画角色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本文重点论述了如何更好地塑造虚拟动画角色以
学习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学习离不开语言加工,成语分类是语言加工的具体能力。将不同音乐情境与成语分类任务结合,采用E-prime软件记录被试反应时和正确率指标,探讨
杨耀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写道:“在人类社会中,自从有了盖房子的活动起,就有了做家具的活动”。由此可见,家具在人类生活中很早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具与建筑所提供的室内空
陈出云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昆明理工大学艺术重点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作品曾经发表在《中国高
<正>"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的这句话揭示了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艰辛与漫长,我国长期提倡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正是
旅馆已成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地,旅馆业及其从业人员的不规范行为也助长了犯罪行为的发生旅馆,正在成为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犯罪高发地。幼女被引诱开房;未成年人醉酒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