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并购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企业并购事件不断发生,规模也在日益扩大。作为食品行业的一个重要领域,速冻食品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速冻食品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快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部分主并购企业并购后发展缺乏后劲,难以保持长期良好的绩效,因此,研究并购双方在并购后是否能实现良好的整合以及绩效能否提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海欣食品并购松村食品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海欣食品并购的动因和并购给海欣食品的绩效带来的影响,通过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经济增加值分析法来分析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从而给食品行业提供并购的经验与启示。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主要阐述并购效应的相关理论,如协同效应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势力理论等,以及绩效评价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包括介绍并购背景、交易双方的基本情况,在对海欣食品的SWOT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并购动因,并介绍并购过程以及分析并购风险;第四部分并购的绩效分析。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资本市场对海欣食品股价的反应,并利用财务指标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经济增加值分析法研究海欣食品的财务绩效;第五部分分析影响绩效的因素。主要从产品管理、支付方式、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行业因素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海欣食品并购绩效的因素;第六部分研究结论及启示。本文得到的结论是:(1)三个并购动因并未完全实现。通过并购,海欣食品实现了获得高端技术和扩大消费群体的动因,但降低成本的动因并没完全实现;(2)资本市场视此次并购为利好消息。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发现累计超额收益率上升,表明本次收购对海欣食品的股价有正向影响,股东财富有所增加;(3)并购没有产生正面的财务效应。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此次并购导致海欣食品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下降,而营运能力波动较大,通过经济增加值分析,发现2012-2017年经济增加值均为负数,说明海欣食品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果较差,综上,长期来看此次并购没有产生协同效应;(4)多方面因素影响海欣食品的并购绩效。由于产品管理和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整合效果不佳,而企业又采用溢价的现金支付方式,导致海欣食品的并购绩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