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50年代的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xudo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但是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却是以外国传教士来华办报开始的。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就是由英国传教士米怜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而到了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殖民者获得了很多的在华利益,这就为西方的传教活动扫清了障碍。报纸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批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陆续的出现了,特别是在19世纪50年代,出现了最具影响力的三种报刊:由英国传教士麦华陀在香港创办的《遐迩贯珍》、由美国传教士玛高温在浙江宁波创办的《中外新报》以及由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在上海创办的《六合丛谈》。这些中文报刊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使西方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制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国人所知;而且也为后来中国人自己办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借鉴。本文首先介绍了“邸报”、“小报”和“京报”等中国古代的报纸,不过这些报纸都只是报纸的雏形,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之后本文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代表,介绍在近代以前出现的传教士创办的一些中文报刊。而随着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步入了近代社会,中国内地的办报条件开始成熟,本文将重点介绍19世纪5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三种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遐迩贯珍》、《中外新报》以及《六合丛谈》,详细探讨这三种中文报刊的主要内容、突出特色和停刊原因,特别是对以往研究甚少的《中外新报》的内容及主要特点做深入的研究,以及对三种报刊做比较研究,从而总结出这一时期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的特点:发行的范围由沿海深入到内地;报刊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宗教宣传的色彩越来越淡,而主要以新闻报道和西学知识为主;报刊的读者和发行量也在逐渐增加。最后本文将探讨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创办对后续报刊的影响,包括对《格致汇编》等后续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的影响和对《申报》等商业报刊的影响;以及对参与这些中文报刊编辑工作的中国报人的培养,其中将重点介绍王韬和他创办的《循环日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科室内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本科室30名护理人员对护理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并应用危机管理护理策略。结果:护理人
3D打印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生产工具”,具有节约生产周期、节省制造材料、减轻成品重量、无视复杂工艺和可个性化生产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并向桌面级个人应用发展。但
白银从明朝中后期被大量使用,到民国初期成为中国的本位货币,白银在中国的货币发展史中起过重要作用。1933年,随着西方国家放弃金本位币制,以黄金为标价单位的国际白银价格开
“邻避运动”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以及各种复杂的利益因素。目前的“邻避运动”多体现了群体性与预防型的特点,同时,网络的发展使得参与人群也更为广泛。信息不透明、民众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英语教学最根本的改革是“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学科结合起来”,教学的组织开始由“学习英语”转向“用英语学习”.对
行政应急行为司法审查作为应急管理法治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在本质上是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特殊性与司法权的制衡协调作用紧密结合的产物。在行政应急行为的多种规制方式中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方法:将52例住院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所患疾病的治疗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
本文分析了大数据并行处理、地理计算、数据挖掘分析、空间信息决策、地理信息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通过在多源信息融合的组织机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地理要素统
<正>办公室虽小,其间为人处事的学问却大。如何展现你的能力,以得到领导的赏识?无聊者影响你的工作,如何摆脱他?遇到失败和挫折,如何解除心理压力?面对难于打交道的人,如何与
期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实践教学及其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