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传统规范设计斜交网架结构体系,对于系统的实际性能来说是不公平和不准确的。研究证明,斜交网架比传统系统更高效和经济,使用一种方法来设计斜交网架结构系统需要更多的精度,因此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BSD),由于是灵活的。本研究旨在使用PBSD设计一个60层斜交格栅建筑,提出一个系统的优化,并表明该建筑能够在没有核心的帮助下抵抗地震荷载(优化)。具体地说,本文主要研究斜交格栅建筑及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优化。本研究分斜交网架结构体系研究、系统建模、系统设计及优化四个阶段进行。调查通过文献、论坛、讲座和网络进行。由于调查,历史,行为,荷载传递和初步设计方法的斜交网架结构体系是已知的,这一知识是需要进行研究的斜交网架结构由于其不同于传统的结构体系。调查也指导了建筑的配置和几何形状的选择。再次感谢调查,初步设计方法被描述,基于刚度的方法。受此研究的建筑是一个60层的圆形建筑,其周边有一个斜交网架系统,斜交网架系统是一个等角系统,由倾斜73°的斜交网架和连接梁组成,共同作用以抵抗横向荷载。建筑的配置使所有的横向荷载分配给斜交网架系统,核心只承受重力荷载。建模部分是在SAP2000软件上完成的,对角网格的建模不同于传统的系统,建模是通过对一些论文的校核逐步完成的,直到得到一个满意的建筑性能。对于结构体系的初步设计,采用了基于刚度的方法。PBSD是通过遵循PEER的指导方针实现的,提出的优化包括用混凝土填充对角管,并增加结构的阻尼。结果表明,对于响应谱分析(RSA),即使没有对系统进行优化,建筑物的性能也很好,但对于非线性时程分析(NTHA),为了得到在准则规定的可接受范围内的响应,系统需要进行优化。最后,在SAP2000上通过PBSD方法对建筑物进行了分析,选取了加速度曲线。结果表明混凝土填充和增加阻尼(组合)对减小位移和残余位移都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增加阻尼比填充管道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填充管道增加了建筑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在对这类系统进行优化时应注意阻尼问题,今后可以设计一种专门用于斜交网架系统的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