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社会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交通也越来越便捷,因此人们的闲暇时间也逐渐增多,人们在注重身体享受的同时,将会更加注重精神享受。而森林公园具备得天独厚的景观生态系统,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愉悦身心、走近大自然的环境景观地域,是提高人居生态环境质量的绿地城市资源。本论文通过对翚溪省级森林公园的现场调查、文献资料的查阅,利用ArcGIS、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重点对翚溪省级森林公园的交通状况、森林生态功能、森林景观格局、旅游资源等级评定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翚溪省级森林公园建设的可行性,定位了森林公园的性质,最终提出了翚溪省级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结果表明:(1)森林公园外部交通的一级市场网络连接性指数为0.86,网络连接性密度为6.2km/km~2,为二级道路网密度;森林公园的森林总体生态功能指数为0.41;景观多样性指数为2.564,均匀度指数为0.81,优势度指数为1.39;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得分为37.5,为二级风景资源。由此可以看出翚溪省级森林公园与外部交通连接便利,可达性强;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景观多样性、森林生态功能良好,而且森林公园地处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两山一湖”景观区域,能够吸引外来游客,因此开发翚溪省级森林公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2)翚溪省级森林公园规划定位为:以森林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为先导,以挖掘翚溪自然资源为中心点,以开展森林游赏、生物科普、健身养生、休闲娱乐等自然生态型旅游类别为核心要素,将翚溪省级森林公园建造成为集观光、休闲娱乐、生态环境体验、健身、养生功能为一体的省级城市生态型森林公园。(3)翚溪省级森林公园的总体布局设计为一轴、二景、四区,在此基础上开发滨水生态观景廊、森林经营之路、花木观赏园、穿越之路、森林氧吧、嬉水平台、防火景观廊等游览项目并设计游览线路,规划服务设施等。(4))翚溪省级森林公园内部交通的网络连接性指数为0.47,网络连接性密度为1.7km/km~2,道路网密度等级为五级,公园内部道路密度及连接性均较差,且现有道路状况差,因此需对公园内道路进行必要的改建、完善以及新建,提高道路等级、密度及其连接性。(5)公园内森林总体生态功能中等,且有部分森林生态功能较差,树种以杉类、松类为主,因此在对植物景观进行规划时,对生态功能指数为中等的森林要进一步通过抚育,提升其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生态功能差的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造林、幼林抚育、林下补植更新改造等方式提升森林质量;通过选择乡土树种、珍贵树种、景观树种、季相树种、多树种进行森林景观提升,以改善马尾松、杉木占主要优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