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相关新基因ECRG2和ECRG4的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dy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世界新生病历的一半都发生在我国,但是迄今为止人们仍然不清楚食管癌发病的分子机制。目前,食管癌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发现导致食管癌变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理。ECRG2(Genebank AF 268198)和ECRG4(Genebank AF 325503)是本室发现的新的食管癌相关抑癌基因。 本研究利用SSCP和DHPLC技术对ECRG2基因的4个外显子进行了突变检测。在第一外显子中发现了一个T-G的体细胞突变,该突变可以引起信号肽中Val-Gly的替换,提示该突变可能影响ECRG2基因的翻译后修饰。 本研究在ECRG2基因第四外显子的非编码区发现了一个TCA STR多态性并在2个独立的人群中对其进行了病历一对照研究,以探讨ECRG2 TCA STR多态性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发现在食管癌低发区北京人群中携带TCA3/TCA3的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了2倍,而在高发区林县人群中则增加了4倍。将携带TCA3/TCA3和TCA4/TCA4的第四外显子分别转染食管癌细胞系9706,发现TCA4/TCA4基因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9706的增殖并且二者均能引起明显的细胞凋亡。以上结果首次表明ECRG2 TCA STR可能是食管癌的遗传易感因素,有可能作为分子标记物用于个体予警和食管癌的预防,ECRG2 TCA3/TCA3基因型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展。 本研究克隆出ECRG4基因的全长cDNA片段,根据测序的结果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得知ECRG4 cDNA全长为769bp,共含有4个外显子,其基因组全长为15kb,在其核心启动子区、第一外显子和第一内含子的5′端存在CpG岛。亚细胞定位显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的14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分别采取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或加脑室外引流术(A组)、定向穿刺血肿抽吸
地方保护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地方保护是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地企业的发展,通过设定境内贸易壁垒等手段阻止外地产品的进入,从而造成市场分割。本文从企业可持
[摘要] 目的 推广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笔者于2007年6月~2009年5月应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18例,皮瓣面积6cm×5cm~15cm×1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植皮封闭。结果 18例皮瓣中17例完全成活,创面愈合;1例皮瓣边缘发生部分坏死,经及时去痂、植皮后愈合。結论 应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
那一幕发生在2005年。尽管已经过去将近10年,但那份恐惧一直在我心里存在着,也让现在的我在执勤执法时更加小心谨慎。2005年9月28日晚上8点多,我和同事在辖区跨海大桥路段对
病毒疗法即利用病毒治疗肿瘤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因为人们发现有的肿瘤患者在受到病毒感染或注射疫苗后出现肿瘤暂时消失的现象。其后许多不同的病毒作为溶瘤制剂开始
hMLH1基因是定位于3p21.3-22区段的抑癌基因,是6个人类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之一。MMR基因可修复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碱基错配,又可以消除由于含简单重复序列的
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依赖于血管形成,肿瘤血管生成受到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双重调控。内皮抑素(endostatin)是1997年由O’Reilly等从小鼠血管内皮瘤培养液中分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