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质公园是自然公园的一种,是广大地学工作者为保护地质遗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而创建的一种公园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世界地质公园定义为:有明确的边界线并且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一定范围的区域。它是由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的,能够代表某一地区的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地质作用的地质遗址或者拼合成一体的多个地质遗址所组成,它不仅具有地质研究意义,还有考古、生态学、历史和文化价值。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有三项:一是保护地质遗迹及其环境;二是促进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开展;三是合理开发地质遗迹资源,促进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质公园的建立一方面实现了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另一方面凭借其优美的地质生态环境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及不可再生的稀世遗迹,通过合理的规划建设而形成的旅游区,成功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强了地方经济实力,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实现了地方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地质公园因其浓厚的地学背景特色,展示出的奇特景观背后蕴藏着地学科普知识,然而因旅游解说系统功能的辅助性、服务的隐蔽性等特点,旅游者在实际游览过程中借助现有的旅游解说系统并未明显提高游览质量。鉴于此,本文在综合景区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的基础上,从系统学角度提出由解说反馈、解说对象、解说受众、解说内容、解说组织、解说媒介等六大要素组成的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FORCOM框架,解说环节、组织环节、保障环节三位一体保证解说系统的良性运转。为了验证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FORCOM架构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广西香桥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对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进行实证研究。经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调研,指出了目前香桥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如解说媒介方面,地质博物馆科学含量低、解说内容缺乏科学性、规范性、解说形式单一,解说组织方面,没有设立管理委员会、缺乏专门的旅游解说部门等。同时,在了解目前解说系统现状及问题的前提下,采用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FORCOM架构对该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六要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香桥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规划。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地质公园发展现状,交代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后指出文章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对地质公园、解说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为第三章内容奠定基础。第三章: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在前人对景区解说系统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组织系统科学角度提出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FORCOM框架,并详细分析系统构成要素及构架机理。第四章:实证研究——以广西鹿寨香桥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运用本文构建的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FORCOM框架对广西鹿寨香桥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进行设计,验证此框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结论,阐述论文的创新点并提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展望。论文的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将一些地质景观从拟人、拟物和一些神话故事中脱离出来。通过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深入挖掘蕴藏在景观背后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还以地质科学本来面貌,使旅游者体验“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旅游新方式;2.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将地质遗迹景观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供大众享用。鉴于旅游解说系统规划适应性和地质公园特殊性,本文构造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FORCOM框架;3.解说组织是解说系统构建的保障。地质公园解说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人为活动,它必须要借助后台支持系统的谋划和控制,才能使整个运作系统呈现良性循环的态势。地质公园解说组织不仅要维持一般公园解说的需要,还要从其自身的特色考虑,需另外配备一些地质专家,指导和建立科学的解说系统;4.解说反馈是解说系统构建的完善标准。解说系统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功能和旅游者满意度,因此解说反馈系统是不断提升地质公园解说质量,保证解说系统构建科学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旅游者的解说反馈调查,综合评价解说系统构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进而不断完善地质公园的解说系统;5.为了验证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FORCOM框架的普适性,以广西鹿寨香桥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展开实证研究。以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FORCOM框架六要素对香桥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进行分析设计。论文的创新之处:1.试图突破传统的从传播学角度构建的“资源、媒介、受众”的旅游解说系统,从系统学角度构建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2.针对地质公园区别于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特殊性,构建了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FORCOM架构;3.把地质公园保护的重点放在如何利用旅游解说系统正面引导游客,通过旅游解说系统的科学规划深入挖掘地质公园蕴藏其中的科学内涵、美学价值,从而加深游客对资源和设施的保护意识,激发自觉的保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