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当中,各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步快速推进。地下管廊结构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在政府的倡导下正大力推广建造。西安地区由于存在特有的地质构造特征——西安地裂缝,使得主城区地下管廊的建设遇到一个绕不开的难题。论文根据已有文献资料,结合西安地裂缝和当前地下管廊建设现状,探讨了西安地裂缝的分布状况,包括西安地裂缝的平面分布概况、剖面分布概况、构造发育特征;分析了西安地裂缝的变形特征,包含西安地裂缝分布的成带性、地裂缝活动的三维破坏性以及地裂缝活动的渐进性特征;探讨了西安地裂缝对地下管廊主体结构可能带来的危害、具体的破坏形式,以及随之可能引发的管廊漏水、土体沉降、路面变形破损等工程问题。结合实际工程管廊穿越地裂缝的问题,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结构计算假设、模型简化条件、管土相互作用模式、管廊所受荷载和结构边界条件;探讨了土体材料的本构关系及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计算模型的单元选取、网格划分方法。结合土体和管廊结构各部件的应力和位移响应,研究了地下管廊的静力学行为。通过调整地裂缝与管廊的相交角度、管廊的分段长度以及土体参数的取值,分析了地裂缝作用对管廊的影响规律,发现交角越接近90°,管廊分段长度越小,周围土体越结实,结构受到的破坏作用越小。考虑地裂缝活动,选用典型的土体管廊模型,计算了地震作用下土体管廊结构各部件的动力响应。结合土体管廊结构部分网格节点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对比分析时程响应及峰值加速度等数据,研究了地下管廊的动力学行为,发现靠近地裂缝的网格节点,加速度响应明显高于其他网格节点,地震持续作用下,土体管廊竖向变形会逐渐积累增大。分析了波形、地震波峰值及地震波施加方向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得出了地震幅值对管土模型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大,波形和地震波的施加方位影响较小的规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