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致剥离组合物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OU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致可剥离材料的特性要求在光照前能起到粘接固定电子元器件的作用,后期可经光照射使其失去粘性或产生烧蚀,从而起到剥离基材与被粘接层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公司都在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在产品性能、产量、品种等方面有较快的发展,已推广应用到仪器、仪表、电子、汽车等行业,运用于单晶硅、光学玻璃等多种光电材料的精密加工过程。目前,随着柔性显示和micro LED技术的快速发展,开拓这种光致可剥离材料的国内外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本论文设计了两种紫外光致剥离组合物:1、光致剥离型光敏剂/纳米银聚合物复合材料;2、耐高温型激光可烧蚀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研究了它们的组成,制备方法,光热性能和剥离机理。主要内容包括:1、光致剥离型光敏剂/纳米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以三元氯醋聚合物为主体树脂,加入光敏剂偶氮二异丁腈和填料纳米银颗粒,制备了一种具有光敏性能的氯醋树脂/偶氮二异丁腈/纳米银复合薄膜。偶氮二异丁腈在紫外光照下,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氮气以加速聚合物薄膜与基材剥离,而纳米银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预熔点,储存并快速释放出大量热量,导致薄膜迅速烧蚀剥离,且不会对基材造成影响。本实验研究了这种复合薄膜的光敏性能和热性能。通过对不同含量纳米银和偶氮二异丁腈的复合薄膜烧蚀过程的研究,确定了复合薄膜最佳组成配比。最后,进一步研究了最佳复合薄膜的光致剥离过程及机理。2、耐高温型激光可烧蚀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以1.2.4.5-均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合成的聚酰亚胺酸预聚物,再将纳米银颗粒加入上述预聚物中,制备可得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光致可剥离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研究了聚酰亚胺的亚胺化过程。通过XRD分析确定了复合薄膜表面纳米银颗粒的存在,用SEM分析表征了纳米银颗粒在其中的分散情况。根据不同含量纳米银复合薄膜的光致烧蚀情况和耐热性能(TGA分析)确定了纳米银的最佳含量。最后,进一步研究了该复合薄膜的光致剥离过程及机理。
其他文献
等离子弧焊是一种高能量束流焊接技术,尤其是小孔型焊接模式,可以在不开坡口的条件下实现中厚板的一次单面焊接双面成形,在工业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但是,小孔型焊接模式受工艺
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英语学术论文《哥斯达黎加企业家及其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创新合作》(Entrepreneurs and the Co-Creation of Ecotourism in Costa Rica)展开的,该论文源于
本文开展了二维纳米添加剂对增强锂基与聚脲润滑脂润滑性能的研究。一是进行了石墨烯增强锂基润滑脂润滑性能的研究;二是以膨胀石墨为原料制备了二维纳米石墨片,进行了二维纳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到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然而,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由于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总有一些不法分子冒着违法的风险制造一些盗
植物油构建的零反式脂肪酸油脂替代传统固态油脂如动物油脂、氢化油脂等是目前油脂工业研究的热点。油凝胶作为替代传统固态油脂的一种新型固态油脂的重要形式已被广泛的研究
周期型三明治板由于其重量轻、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稳定性好、隔热隔声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铁路车辆、船舶、汽车和建筑等领域;目前,周期型三明治板的面芯多
基于过一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污水处理和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热点课题。从催化材料的选择上来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将碳材料与金属材料复合,得到了优异的催
化石燃料的过度开发导致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的能源转换和储存装置,因其高效和环境友好备受关注。多孔有机框架材料因具有丰富的孔
我国的中药质量控制一直处于标准化的进程中,旨在保证中药的安全有效,光谱技术是现阶段被广泛应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预先通过光谱数据选择最合适的波长点,再对溶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和溶液吸光度建立回归模型,所选波长随药品溶液变化而变化,且不能对测量出的光谱数据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分析。由于光谱数据自身的特征,可将吸光度视为关于波长的函数,从函数型数据的角度出发分析光谱数据,这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是一种创新的应用
阪崎肠杆菌(又叫阪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C.sakazakii)主要存在于食品如蔬菜、奶酪、肉和奶粉中,能够导致婴幼儿奶粉感染事件的发生。本文采用比浊法、平板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