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钧教授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暨“祛瘀补虚煨脓长肉”外治疗法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ju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内容为整理、总结、继承全国名老中医唐汉钧教授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并对“祛瘀补虚煨脓长肉”外治疗法治疗下肢慢性溃疡开展临床研究。从以下几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首先对导师唐汉钧教授作了简介,回顾其学术渊源发自上海顾氏外科,并受到夏氏外科的影响,介绍了唐汉钧教授在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方面的承古创新。其次收集和整理了有关下肢慢性溃疡的古代文献,对其病名沿革、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外治、内治)等做了论述。最后整理和分析了现代名中医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各家学说。总体来说,现代名中医认为本病与风、湿、热、毒、寒等病邪有关;在创面脓腐的清除上,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李竞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主张“祛腐必能生肌”为主流;而赵炳南、王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认为下肢慢性溃疡是由于“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脉道不通”,或是“溃疡瘀滞区”的存在,这和唐师的“祛瘀生新”理论互相印证和影响;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唐师“祛瘀补虚生肌”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理论的提出,在业界得到了共识与认可,受此影响,诸多外科名家在新世纪前后陆续著文亦认同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  第二部分阐述了唐汉钧教授治疗下肢慢性溃疡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唐师师古而不泥,结合数十年临床观察和治疗体会,提出下肢慢性溃疡“虚”、“瘀”为本,“邪”、“腐”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治疗上唐师在“祛腐生肌”的基础上,提出“祛瘀补虚生肌”的学术观点,临证主张分期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固本清源,内外合治。内治注重益气健脾,化瘀通络,喜用“四君子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唐师指出,临证用药“清”法以甘寒清热为宜,“通”法新瘀宜清,陈瘀宜通,善用虫类、藤络逐瘀通络,“补”法注重健运脾胃,动静相宜,润燥相合。唐师在“祛瘀补虚生肌”大法的指导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研究,拟定出“生肌化瘀方”内服治疗下肢慢性溃疡。外治方面,唐师主张辨证选用掺药、贴敷、熏洗、溻渍、热烘、缠缚、高压氧等综合疗法;并衷中参西,论“煨(偎)脓长肉”之理;在“祛瘀补虚生肌”的治疗原则指导下,经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而研制出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唐师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新世纪初,唐师对下肢慢性溃疡这一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对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认识与治疗亦适合于其他慢性难愈性溃疡,如糖尿病性难愈性溃疡、动脉缺血性溃疡、化疗药物外渗后溃疡、放射照光后溃疡、烧伤后瘢痕上溃疡、手术后难愈性溃疡、毒蛇咬伤性溃疡、神经营养障碍性溃疡、压迫性溃疡等。唐师治疗下肢慢性溃疡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为先,且重视下肢慢性溃疡的局部辨证与微观辨证。  第三部分对唐汉钧教授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经验和实验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汇总。临床经验方面,首先对唐师及其弟子在临床中应用祛瘀补虚生肌法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进行了汇总;其次对唐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性溃疡、下肢糖尿病性溃疡以及下肢术后溃疡的经验各举验案佐证。实验研究方面,对唐师及其弟子开展的有关生肌化瘀方、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的一系列实验研究进行了汇总。  第四部分为临床研究。  目的:对“祛瘀补虚煨脓长肉”外治疗法治疗下肢慢性溃疡开展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科学客观地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门诊96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祛瘀补虚煨脓长肉”外治疗法和西医常规外治疗法,疗程为4周,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愈合速度、创面细菌检出情况、中医证侯积分、创面愈合后瘢痕面积,安全性指标、治疗药物费用以及随访复发率等进行观察。  结果:(1)疾病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5.46%,痊愈显效率79.55%,对照组总有效率68.89%,痊愈显效率55.56%(P<0.01);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28±3天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14±3天的创而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5.46%,痊愈显效率59.09%,对照组总有效率51.11%,痊愈显效率48.89%,(P<0.01,P<0.05)。(3)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创面脓液(形质、色泽、性状)、肉芽(色泽、量、质地)、新生上皮量、创周肤色、创周瘀滞区范围、创面疼痛(程度、频率)等各项积分在第14±3天、第28±3天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P<0.05),而治疗组创面脓液量在第14±3天较对照组增多(P<0.01)。(4)治疗组创面愈合后瘢痕面积较对照组小(P<0.01)。(5)安全性评价方面,观察4周,两组安全性均为1级,即安全。(6)卫生经济学指标评价方面,治疗组药物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均为0%。  结论:“祛瘀补虚煨脓长肉”外治疗法能明显促进下肢慢性溃疡创面修复愈合,改善下肢慢性溃疡局部中医证侯,其疗效明显优于bFGF联合凡士林纱布的西医常规外治疗法,且其复发率低、安全性好,治疗药物费用低廉,性价比高,具有很好的经济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针对静止式中频电源组网系统的难点,在理论分析中频组网系统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对传统无互联线下垂控制加以改进。在考虑组网连线阻抗影响、非线性负载影响及组网单元相位同步
采用自制高灵敏人体红外辐射测试装置,观察人体穴位红外辐射特性及与心脏病患者的差异;观察艾灸红外辐射特性及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的关系.采用自制以15μm为辐射中心的特定波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比一次性治愈和复发病例,分析影响隧道式拖线术疗效的因素,建立和验证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预测模型。提高术前评价的准确性,减少复发率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2009,时值祖国60华诞,祝福祖国更加美好,首都北京更加靓丽。但凡有远方的朋友和亲人要来北京游玩,我总是建议他们,十月吧,十月的北京最美!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她
该课题通过体内外实验和临床研究探讨以益气养阴,调摄中任,散结解毒为治则组方的乳宁Ⅱ号及各组拆方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交揭法基部分作用机制.
第一章: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目的:本文旨在对国内外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以了解其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学证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配合溶栓降纤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根据病人发病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BB);再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病人分为4组(AAAA),采用临床观察,神经功能
兰子手绘青花餐具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闪亮登场!扭转了人们一直使用贴花餐具的普遍性和重复性,满足了现代高品质人群的需求。兰子让餐具更精美,具有个性化,艺术化,唯一化,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