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F43抑制胃癌发生发展的新靶点的发现及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leu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胃癌发病率高,是死亡率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到晚期并且预后较差,患者五年生存率低于50%。目前临床上胃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近几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时患者个体差异性较大,治疗有效性仍有待提高。希望可以发现胃癌中新的分子靶点,以求改善胃癌的临床治疗。RNF43属于环指蛋白家族,具有环状的泛素连接酶结构域和跨膜区,属于跨膜的E3泛素连接酶。研究发现RNF43在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普遍升高。现有研究表明RNF43可以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受体蛋白Frizzled结合,泛素化卷曲受体蛋白并诱导该蛋白降解,进而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活性发挥抑癌作用。目前认为RNF4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RNF43是否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他信号通路的调节、RNF43作为E3泛素连接酶与其他蛋白之间的相互调控作用、以及RNF43在胃癌细胞中发挥的具体分子机制仍有待探讨。二、研究目的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挖掘RNF43调控的新靶点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讨论。三、研究方法及结果1.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RNF43能够分别与PD-L1和PTEN发生相互作用;在胃癌细胞中过表达RNF43后,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实验发现RNF43能够抑制细胞内PD-L1的蛋白表达水平,此外发现RNF43过表达能够促进细胞内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2.泛素化实验发现RNF43可以靶向胃癌细胞中的PD-L1进行泛素化修饰并且主要通过K48的方式使其蛋白降解;同时RNF43可以通过K63途径对PTEN进行泛素化修饰,增加细胞内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3.T细胞杀伤实验发现当胃癌细胞中RNF43高表达后,T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而RNF43与PD-L1同时高表达后,相比较于高表达RNF43实验组,T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减弱。4.流式细胞仪、CCK8实验以及细胞划痕实验发现RNF43高表达后肿瘤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减弱。加入PTEN抑制剂后,肿瘤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增强。四、结论本实验发现RNF43在胃癌细胞中作用的新靶点PD-L1和PTEN。RNF43可以通过K48位点的泛素化修饰影响PD-L1在胃癌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杀伤实验说明RNF43可以通过调控胃癌细胞PD-L1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增加T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研究同样发现胃癌细胞中RNF43对PTEN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RNF43可以通过K63途径对PTEN进行泛素化修饰,增强PTEN的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并加速胃癌细胞的凋亡。综上所述,本实验为探索胃癌新的作用靶点及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方向,为胃癌的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帮助。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展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炎症是AS所致AMI的重要机制。既往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增高,被认为可以促进冠状AS的发生发展。这些炎性因子可通过促进趋化因子等炎症介质的表达促使AS斑块结构改变、不稳定性增加,参与心肌缺血区域的再灌注损伤。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安徽省宿州市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群,分析握力水平及影响认知的相关危险因素与SCD的关联,为降低社区老年人群SCD的患病率及延缓认知功能减退进展提供更好的方向。方法:于2021年1—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安徽省宿州市某社区264名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0岁。根据主观认知下降问卷9(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questionnaire,SC
学位
水环境正面临各种各样的污染,水生植物能有效去除水环境中存在的各类典型污染物如氮磷营养盐、COD、抗生素磺胺、重金属镉等,一方面得益于植物自身的生理机制,另一方面得益于植物根系大量的微生物作用。本研究选用美人蕉、水葫芦、大薸三种典型的水生植物,对水环境中各类典型污染物进行净化实验,并重点研究了它们对抗生素磺胺的抗胁迫能力和去除效果,以及面对镉-磺胺复合污染体系时的净化效果和抗胁迫能力。本研究针对水体
学位
背景:鱼油是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压调血脂,促进脂肪酸代谢,清理血栓等多种生物活性,提供人体维持正常代谢及功能的必须营养物质。过去几十年,鱼油已被普遍证实其对于神经系统的改善作用,促进脑细胞神经元的发育,尤其在一些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精神疾病模型中显示出一定的保护作用。目的:研究轻型颅脑爆炸冲击伤后大鼠不同时间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损伤反应的病理改变和过程,探讨富含鱼油饮食对轻
学位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世界最大的城市群之一,珠三角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直受到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的困扰,随着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的逐步加强,空气质量不断改善,但是以高浓度臭氧为特征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高浓度细颗粒物为特征的灰霾现象在局部地区仍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提升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使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珠三角地区PM2.5和臭氧的来源解析工作十分有必要。本
学位
烷基化废硫酸是烷基化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有高浓度的硫酸和种类繁多有机物的危险废弃物,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环境。近年来,随着国家汽油标准要求汽油中有机物含量不断降低,更加符合这一标准的烷基化油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传统的烷基化废硫酸采用成熟的湿式高温裂解法(1000-1100℃)完成浓硫酸的再生,消耗能源高,创造的经济价值低。本课题探索一种能耗低,制备更有应用价值的材料的新方法处理烷基化废硫酸。首先以
学位
目前针对雨污改造困难或雨污分流不彻底区域的径流污染问题,主要采用海绵设施或在末端增加截流井进行截流,由于老旧城区建筑密集,海绵设施可有效削减径流量和洪峰,但污染物截流效果有限,而末端截流井缺乏精准的调控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根据改善河道水质和减少污水厂负荷的要求,运用暴雨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构建适用于存在雨污混接的区域的径流污染预测模型
学位
背景: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解决现有细菌耐药性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人们在寻找新的抗生素成分、开发耐药性抑制剂和建立群体免疫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仅凭借在抗生素的发现和合成方面来优化抗菌效果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探究一些抑菌和控制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生的新方法。近年来,研究者基于化学动力学疗法(Chemodynamic therapy,CDT),通过芬顿/类
学位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是一种常用药物,因在水环境中的高检出率而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硫酸根自由基(SO4·-)具有强氧化能力,本研究针对CBZ,利用连二亚硫酸盐(Dithionite,DTN)作为SO4·-的前驱体,以菱铁矿粉末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分别构建了菱铁矿/O2/DTN和菱铁矿/PMS/DTN两个氧化体系,研究了对CBZ的降解效能、活性基团产生机制、CBZ的降解路径。对
学位
研究目的:建立稳定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小鼠模型,以NLRP3炎症小体的靶向抑制剂硫藤黄菌素(THL)作为先导化合物研究其对aGVHD的防治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实验方法:1.使用8-10周龄雄性BABL/c小鼠作为受体,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供体,移植当天受体小鼠采用6.5 Gy 60Co全身照射(TBI),6h后尾静脉输注供体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1 × 107作为对照组,输注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