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高周与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特征区行为和加载频率效应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nlong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周疲劳一般定义为5×105至107周次的疲劳阶段,而超高周疲劳是指材料经受107周次以上的循环载荷而发生疲劳损伤断裂的过程。在高周疲劳阶段,裂纹往往从材料表面起源,至超高周疲劳阶段,裂纹主要从试样内部萌生。裂纹内部萌生区作为超高周疲劳的特征区域,消耗了总疲劳寿命的绝大部分。在超高周疲劳阶段,研究材料内部萌生区的裂纹扩展行为和微结构特征有助于理解裂纹萌生的形成机制。本文通过变幅加载(VA,Variable amplitude)方法研究了高强钢内部萌生区裂纹扩展行为,利用聚焦离子束(FIB,Focused ion beam)方法、扫描电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观测、透射电镜(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观测和选区电子衍射(SAD,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检测等手段表征了高强钢在VA加载下的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区微结构特征。此外,由于超声疲劳测试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实验时间,其在高周与超高周疲劳领域的应用广泛。但加载频率的提高会对材料的疲劳性能产生影响,即加载频率效应。目前,关于加载频率效应的产生机理还未有统一的解释。因此,本文还从应变率和温度的角度研究了加载频率对高强钢高周和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影响。  在超高周疲劳萌生区裂纹扩展行为方面,本文开展了GCr15材料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RB,Rotating bending)和电磁共振疲劳试验机(ER,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下的恒幅(CA,Constant amplitude)和变幅加载实验。通过SEM仔细观测了试样的裂纹萌生区。结果表明,VA加载下材料的总损伤主要由高应力主导。通过精细控制加载参数,在RB方法VA加载下试样疲劳断口的裂纹萌生区(FGA区,Fine-granular-area)内首次捕获到了裂纹扩展痕迹,进而计算出了FGA区域内的裂纹扩展速率,这些速率和文献中萌生区外的鱼眼区获得的数据有很好的线性汇合趋势,同时这些数据和整个FGA区的等效裂纹扩展速率相吻合。另外,通过对FGA区内不同区域的应力强度因子和裂尖塑性区尺寸的计算以及裂纹面的往复挤压作用分析了裂纹扩展痕迹的形成可能性。  对VA加载下RB和ER方法试样FGA区域的微结构进行了TEM观测,剖面样品的观测结果显示裂纹萌生区表层为纳米晶层,且萌生区有裂纹扩展痕迹和没有裂纹扩展痕迹出现位置的微结构特征无明显差别,其FGA区域皆为纳米晶层,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组提出的大数往复挤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VA加载和CA加载的情况相同,只要满足原始裂纹面挤压的压应力和裂纹面的相互接触有足够多的周次两个条件即可形成纳米晶层。  在加载频率对高强钢的疲劳强度和寿命的影响方面,本文对三种热处理状态的GCr15试样(T.T.150℃:150℃回火,T.T.200℃:200℃回火,T.T.400℃:400℃回火)分别在RB(f=52.5Hz)、ER(f=120Hz)和超声疲劳机(UL,Ultrasonic loading with cooling:超声冷却,f=20kHz;UL-NC,Ultrasonic loading without cooling:超声不冷却,f=20kHz)下进行了CA加载疲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载频率对材料的疲劳强度和寿命有明显影响。对于T.T.150℃和T.T.200℃试样,RB下测得的疲劳强度明显比其余三组(ER,UL,UL-NC)测得的疲劳强度高。应力较低时UL测得的疲劳强度略大于ER,随加载应力提高,在高周疲劳区域,UL测得的的疲劳强度略低于或相当于ER。UL-NC测得的的疲劳强度明显低于UL和ER。对于T.T.400℃试样,RB、ER和UL-NC三种加载下测得的疲劳强度大致相同,而UL下测得的疲劳强度要明显高于这三种加载情况的疲劳强度。通过一种引入控制体积的统计分析方法运用RB下的数据评估了大控制体积下ER的数据,使RB和ER的结果相对应,即协同了不同加载方式导致的影响。采用SEM对断口观测表明,加载频率并不改变材料的失效模式。  本文从应变率、温度的角度解释了加载频率的形成机理。实验结果显示,加载应变率的提高会增加材料的强度,而加载频率导致的温升会降低材料的强度。对于UL-NC试样,三种材料状态的温升都相对较高,对材料强度有明显影响。对于UL试样,在疲劳加载应力相对较低时,三种材料状态在超声频率即高应变率下的温升都不明显,温度对材料的影响较小。由温升数据外推结果可知,在疲劳加载应力相对较高时,T.T.150℃和T.T.200℃试样在超声频率即高应变率下的温升明显,这显著降低材料的强度;而T.T.400℃试样的温升依然较低,对材料强度影响较小。应变率强化效应和热软化效应的共同作用造成了不同形式的加载频率效应。进而提出了频率效应的判据参数η:当η>1时,出现Ⅰ型频率效应;当η<1时,出现Ⅱ型频率效应;当η=1时,出现Ⅲ型频率效应。计算结果显示三种材料状态在低应力(700MPa或600MPa)下的η值皆大于1,说明在相应加载条件下UL的材料强度要高于ER,进而出现Ⅰ型频率效应,这和S-N结果相一致。在相同应力下UL和UL-NC的η值之比大于1,表明在相应加载条件下UL的材料强度高于UL-NC,也和实验结果吻合,进一步说明了叩判据进行频率效应分析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单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维护方便等优点,在家用电器领域中单相永磁同步电机将逐渐取代单相感应电机,但目前对单相永磁同步电机尚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课题以
随着新材料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对耐磨、耐热等要求的不断提高,等离子体加工在材料表面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对工艺加工中使用的电源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电源的抗干扰和负载适
绿色推进技术是空间推进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其中,ADN(二硝酰胺铵盐)基单组元液体推进剂以其高能、绿色无毒、低特征信号的特性成为重要研究对象。基于该推进剂的卫星姿控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大量的非线性负荷的使用,严重的影响了电能的质量,研究电能质量控制装置补偿这些非线性设备引起的无功电流和谐波污染已成为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目前,国外有关电能质量控制的研究正掀起高潮,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和装置的开发正深入进行。我国对于电能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大多仅局限在谐波问题的范围内,主要以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为主,与国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是生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基础。相互作用根据亲和力大小连续分布,为了对相互作用的类型加以区分,生物学上定义解离常数(KD)大于10-6M属于弱相互作用。弱相
学位
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基础,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发展,电力负荷呈现出类型多样、特性各异的特点,对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负荷预测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深入掌握结构风险最小化以及邻域风险最小化等预测基本理论和电力负荷预测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邻域风险最小化原则的负荷预测方法,不仅能够降低不良数据对预测的干扰,还能在预测过程中自动利用数据的相似规律,
随着水电厂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无人值守的普及,水电厂巡检逐渐受到重视。为防止巡检工作疏漏和提高设备巡检数据利用率,本课题开发了一种用条码标识电力设备、用掌上电脑采集其参数以及用数据库的方式来管理巡检参数的电力设备巡检系统。该系统可接入监控系统或MIS,通过web查询和发布巡检信息,并分析设备运行趋势,查看任意两参数间的关系曲线,供运行和管理人员决策参考,以便及早发现设备缺陷,确保电力设备运行安全
该论文在综述了柔性结构振动控制背景、特点等问题之后,着重探讨了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主要作了以下的工作:①完成了弹性梁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分析、讨论了实验结果
目前,高校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广告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些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的确有一定的帮助。“比稿”这种在广告公司司空见惯的形式在课堂中并不多见,而“比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