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董秀芳(2002)的出版,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研究引起了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不管是在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单独的个案研究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副词是汉语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副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跨层结构发展而来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针对从跨层结构到双音节副词这一部分,对其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描写、解释,试图在典型个案的基础之上,较为全面地考察从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副词的形成与演化,以及促使词汇化的动因与机制,总结其特点,并在历时的基础之上,描写其共时层面的表达功用与功能特征,指出其目前发展演化趋势。本文将从共时和历时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包括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共时层面以及历时层面演化的过程与途径,综合运用认知语法、功能语法、词汇化、主观化等相关语言学理论,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共时和历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分四章对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双音节副词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文章开头是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描写了本文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前人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等。第一章到第四章是本文主体内容,最后是小结。文章主体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是个案分析部分,第四章是总结特点、动因与机制部分。第一章以副词“反而”为典型个案,主要对跨层结构副词“反而”的词汇化、副词化及关联化进行分析,解释其动因与机制。第二章以副词“更其”为个案,对“更其”共时层面进行描写,分析了“更其”的词汇化历程以及促使其成词的演化动因和生成机制。第三章个案有两个,“过于”和“难于”,现代汉语中“过于”已经是个发展成熟的量级程度副词,“难于”与“过于”相比发展较为缓慢,二者的演化路径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选取两个个案,探讨分析“X于”词汇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四章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从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双音节副词的特点、动因与机制,并对它们各自特点进行了总结。从句法环境、双音化韵律、词义虚化、高频共现等方面分析了从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双音节副词的影响动因。从心理组块与认知机制、分界转移与重新分析、语境吸收与隐含类推等方面分析了从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双音节副词的诱发机制。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